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高级中学音乐高级中学音乐(综合练习)章节练习(2016.12.03)
问答题
根据对《月之故乡》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答案:
《月之故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歌曲《月之故乡》,体会并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深切的思乡之情。(...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课题名称】《雪绒花》【教学内容】弹唱歌曲《雪绒花》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吉他弹唱歌曲《雪绒花》,做到演奏与演唱配合较为默契。2.学习并初步掌握在吉他上演奏C大调的三个功能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属七和弦)。二、教学重点弹唱歌曲《雪绒花》。三、教学难点较为准确地运用三个功能和弦为歌唱伴奏。四、教学过程(一)宣布课题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弹唱歌曲《雪绒花》。希望大家能够初步掌握这首歌曲的演唱和伴奏,为课下进一步熟练地弹唱这首歌曲打好基础。(二)教师示范弹唱(三)学生做探究性学习(1)评价教师弹唱的艺术表现如何。(2)探讨弹唱中的实际困难有哪些(不知道歌曲中的伴奏和弦及和弦的弹奏位置)。(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互动式地学习“分解和弦”“扫弦”“切音的方法”“三个功能和弦的按弦位置”等知识技能内容。(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知识,并明确知识要点。(5)教师引导学生弹奏C大调的三个功能和弦。学生演奏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定弦,并且经过集体校音后再进入集体练习。主和弦(C和弦):左手无名指按二弦三品,中指按三弦二品,食指按五弦一品。下属和弦(F和弦):左手指横切,无名指按二弦三品,小指按三弦三品,中指按四弦二品。属七和弦(G和弦):无名指按一弦三品,中指按二弦二品,食指按六弦一品。(教师讲解和弦按位置,然后带领大家进行练习)和弦连接练习:C和弦→G和弦→C和弦→F和弦→G和弦→C和弦。练习前,教师提示学生:在转换和弦时,左手要放松;转换和弦的位置要准确、及时;先用慢速度练习,而后再逐步加快速度。(四)分段练习《雪绒花》的伴奏(1)第1-16小节学生视谱自学或互动地学习弹奏。(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弹奏。一部分同学弹伴奏,另一部分同学唱歌。练习两遍后互换。全体学生集体自弹自唱。(2)第17-32小节练习伴奏音型:教师示范弹奏,学生学习实践。学生视谱自学或互动地学习弹奏。(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弹奏。一部分同学弹伴奏,另一部分同学唱歌。练习几遍后互换。全体学生集体自弹自唱。(五)完整地弹唱歌曲《雪绒花》(六)观赏影片《音乐之声》中与演唱《雪绒花》有关的两个片段观赏后进行简单的评议。评议中,要明确自己在弹唱中存在什么差距,应该学习哪些艺术表现方法,应该达到怎样的一种艺术表现水平。(七)再次完整地弹唱歌曲《雪绒花》(八)布置课后练习有感情地弹唱《雪绒花》;注意演唱和伴奏的关系:演唱为主,伴奏为辅,二者相辅相成。
答案:
(1)优点:本教学课例的教学过程非常充实、紧密,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地让学生们了解本...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课题名称】《半个月亮爬上来》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以积极主动地心态演唱、合唱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体会合唱的魅力。(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运用比较、合作的方法,有表情地演唱作品。(3)知识与技能:在合唱实践中逐步掌握歌唱中的艺术处理,正确运用呼吸,完成此合唱作品,提高合唱能力。二、教学重点完整、准确地用声音表现此合唱曲。三、教学难点能够按照指挥手势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教师播放《半个月亮爬上来》的独唱和合唱音响资料,让学生对比独唱和合唱不同的表现方式。(二)歌唱前的准备工作(1)开喉练习①打哈欠、气息练习。教师示范并提醒学生注意运用气息,在开口打哈欠的同时吸气,体会与平时说话时的不同感觉,并互相交流感受。②发u、a母音,体会喉咙打开的发声感觉。(意图:学生进一步体会喉咙打开的发声感觉,运用气息发声)(2)音准、和声练习①半音练习,选取合唱作品中的前八小节进行训练。②和声练习。进行主和弦一下属和弦一属和弦一主和弦的和声训练,并做出强弱的处理。(练习并感受四部合唱,培养学生的和声感觉)(三)作品排练(1)让学生根据歌词意境,探讨出分析、处理歌曲的意见;分段演唱计划;认识并处理好速度和力度;掌握好旋律线和换气点。(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合唱此作品,注意提示学生要将练声的状态带入到排练的过程中。①1-8小节女高、女低两声部。(注意倾听相互间的音准)②加入男高、男低,注意有变化音的部分。③四声部合唱前八小节,注意歌唱时互相倾听声音的均衡。④9-14小节合唱训练。⑤15-22小节合唱训练。⑥合唱整首乐曲,注意每段的速度及力度。学生尝试自己处理作品,发挥他们自己的表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想象力及创新能力。(四)学生进行合唱表演(1)引导学生确立最佳艺术处理方案。(2)教师指挥学生班级合唱。(3)录音,从录音中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答案:
本教学课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课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还是教学过程都是非常合理的。本课例的导入环节让学生第一时间...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课题名称】《红河谷》【教学内容】歌曲《红河谷》教学目标(1)通过演奏乐曲,提高学生在演奏歌曲中表达情感的能力,并启发学生注意做到声部间的均衡和统一.教育学生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这一目标。(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同伴分享活动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一、导入新课(1)初听乐曲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快乐40分钟”又开始了,首先请你们来听一首音乐。(播放乐曲)师:你感觉这段曲调是怎么样的?速度是怎么样的?(2)再听乐曲师:请你们再来听一听,边听边用手拍一拍、哼一哼,看看它会是什么节拍的?(播放乐曲)师:是几拍子的曲调?(四拍子)四拍子的指挥图式怎么打?(3)再听歌曲师:请你们再听听,边听边唱边做图式,看看歌曲的旋律是从第几拍进入的?(播放歌曲)师:是第几拍?师:这种不是在强拍上进入的歌曲,我们把它称为什么?我们把它叫作弱起小节。(4)学生用自制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师:老师上节课布置要大家带能发出声响的东西,都带来了吗?想一想你手中的这些物品能为这节课做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伴奏)师:刚才老师听到你们的伴奏只是用节拍的形式,你们能不能想出它的伴奏谱呢?(再次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按节奏谱伴奏)三、学习歌曲(1)出示乐谱,老师用电子琴为学生演奏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了,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我们来听听。(老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师:这么好听的旋律你们想跟老师一样吹得这么好听吗?请大家先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3)分析曲调师:请你们看看这两行谱,都有什么特点?师:你们有没有觉得哪个地方比较困难的,或者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的?(4)吹奏曲调师:请同学们拿出竖笛,边唱旋律边做一次指法。师:真不错,好,请大家吹奏一遍。(5)出示课题师:大家吹得真不错,我想,你们一定想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吧,请大家看第三课,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是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民歌?(板书:红河谷、加拿大)(6)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首歌曲到底讲述了什么?(欣赏歌曲演唱)(7)简介歌曲师:《红河谷》是流传在加拿大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人民来到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8)学生填词演唱师:听老师的伴奏,请大家试着来演唱歌词。(边唱边纠正错误的地方)长音要拖足。(9)教师演唱,学生评价老师师:大家唱得棒极了!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你们来给老师当评委好吗?(学生评价老师)(10)学生PK赛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评委,看过《超级女声》的同学都知道,那里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分组PK一次。(学生之间互评)(11)学生再次演唱师:好,那就请你们按刚才的要求,再来演唱一次。四、合奏歌曲,学习第二声部(1)出示第二声部曲谱师:让我们一起安静下来听听这段旋律,想想它与《红河谷》第一声部有何联系呢?(教师吹奏第二声部)(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师:请大家先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3)用笛子吹奏第二声部旋律师:好!我们试着来吹奏一次。(4)进行合奏(反复练习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师:下面,我们分成两个声部,试着来合奏一次,(5)学生再合奏一次师:请你们用悠长的气息,我们再来合奏一次。五、拓展延伸(1)欣赏轻音乐版的《红河谷》,并与学生吹奏的《红河谷》进行比较师:《红河谷》这首歌曲传到我们国家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有很多人喜欢这首歌,因此,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版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最原始的版本。现在让我们欣赏另一种版本的《红河谷》,看看它与我们刚才吹奏的有什么不同。(2)学生用稍快的速度吹奏乐曲师:口哨独奏形式利用其他声部的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和音乐色彩。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也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奏这首乐曲,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学生演奏乐曲,师弹奏。(提示学生:用断音吹奏的方法才能吹奏出轻快的感觉)六、欣赏改编成爵士乐的《红河谷》师:刚才我们已经欣赏和吹奏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红河谷》,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器乐的《红河谷》,看看它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体验。(1)说出音乐所属类型师:你们觉得它是属于摇滚乐还是爵士乐呢?(2)再次聆听(学生用瓶子和筷子给乐曲伴奏)师: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请你们用手中的打击乐,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再一次为这首乐曲伴奏,好吗?七、教师小结其实,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就像今天我们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变成打击乐.为表现音乐增添色彩。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发现更好的打击乐和乐器,并且能够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答案:
(1)优点:本教学课例的教学过程非常充实,设计理念是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力求进入双向交流的创造性...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课题名称】《爵士音乐》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的意识。教学重点由于某些历史与社会的原因,学生对爵士音乐接触比较少,对其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但仍缺乏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初步了解爵士音乐的音乐特点(特别是即兴性),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教学过程一、听辨导入(1)对比听赏:管弦乐《北风吹》和爵士乐《北风吹》。师:请大家分辨一下,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2)学生谈对音乐的理解。(3)引出课题:“什么是爵士乐?”(说明:对比听赏可以反馈出学生经过学习后对爵士乐的理解,并自然导入课题)二、交流与探讨(一)学生的交流①学生展示各自的作业(手抄报、网页资料、课件及喜爱的音乐等),并互相交流。②由课代表主持,按组自选介绍的内容,并选出代表进行作业展示:爵士乐的起源,使用的乐器,发展与流派,演奏形式,风格与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说明: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相互介绍、了解彼此的作业情况)(二)学生分组展示并作介绍由于没有在介绍的内容上做硬性的规定,教师应灵活掌握,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内容,及时、灵活地进行交流、切磋和补充。着重在以下三方面做适当引导、交流:(1)感受、体验布鲁斯与拉格泰姆的音乐特点:空虚布鲁斯(1923年“布鲁斯女王”贝西?史密斯原版录音)①学生根据派发的歌谱,随音乐哼唱,并模仿长号的吹奏。②学生谈感受:忧郁、悲伤;难唱、变化音多、节奏复杂、难掌握。③学唱一两句,体验黑人宣泄情感的方式。④引导学生对比哼唱课件展示的谱例,感受降三音、降七音的音乐色彩。⑤学生总结:“布鲁斯”的风格特点。“枫叶”拉格泰姆(作者:“拉格泰姆之王”--司各特?乔普林)①说出聆听的感受--适合跳舞的舞曲音乐。②引导学生随音乐做律动,找出重音和基本节奏。③学唱主题音乐,帮助学生掌握拉格泰姆的节奏。④引导学生总结拉格泰姆的特点。教师总结:布鲁斯的音调与拉格泰姆的节奏形成了基本的爵士语汇。(2)关于爵士乐的即兴性①让学生尝试解释爵士乐为什么被称为“灵魂音乐”?“陈述心灵本能的音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能否用一段音乐来说明?②师:即兴演奏(演唱)是爵士音乐的灵魂,是它的生命所在。它表现出自由的即兴风格,要求爵士乐手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由此这些无法准确记谱的美妙音乐,能用录音的方式被记载下来。有人说:“一张张的爵士唱片汇成了一部爵士音乐史。”③对比欣赏:“Whatawonderfulwold”两个不同的版本。(3)关于爵士乐的发展流派①简单总结各流派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尝试进行音乐流派的听辨。②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在爵士音乐的发展史中总有一个群体在推翻另一个群体,使爵士音乐在不断地否定、创新的过程中发展,使爵士音乐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说明:此环节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显示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展示与介绍的情况,灵活、及时地做出反应;同时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表达他们的学习成果,尊重其学习的过程)(三)爵士乐的艺术价值(1)爵士交响乐的产生--《蓝色狂想曲》。最大的价值在于:把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2)复习主题音乐并模仿乐器演奏哼唱。(3)欣赏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百台钢琴演奏《蓝色狂想曲》的盛况。(4)师:为什么美国要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演奏《蓝色狂想曲》?这说明了什么?回想一下,中国的2008年奥运会向世界人民献上了什么音乐呢?(说明:通过理性的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三、思考与创作(一)爵士乐在中国(1)欣赏影片片段:中国在民国时期的舞厅中以爵士音乐作为背景的场面。师:在这个影片片段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看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对爵士乐在中国的看法。(3)师:爵士乐对中国的影响由来已久。当这种由美国黑人贫民创造的民间音乐在征服了白人之后,被舶到了东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百老汇舞厅、和平饭店等,其音乐演奏形式与歌曲创作都表现出国人对爵士乐的吸收与借鉴。(4)欣赏:《蔷薇蔷薇处处开》师:由于历史的原因,爵士乐在很长的时间内,与颓废甚至反动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成了“靡靡之音”和腐朽生活的背景音乐。我们通过了解知道:爵士乐本是美国黑人创造的,是美国黑人情感的宣泄与流露,表达的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只是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爵士音乐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但身处现代开放的中国,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接受外来的音乐文化,应以开放的心态来了解、学习多元的音乐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说明:结合中国的实际,让学生再次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导出本课的学习目的:学会用审视的眼光对待外来的音乐文化,体现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二)中国的爵士乐现状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爵士音乐已逐渐走进人民的生活,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故此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渠道收集到许多有关爵士乐的资料。(1)欣赏:具有爵士音乐风格的中国民歌:《采茶舞曲》片段。(2)分析与交流师:这首由中国民歌改编的爵士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布鲁斯音调的和声、切分音的节奏以及演奏者即兴的技术发挥)(说明:再次归纳爵士乐的主要音乐特点,并为以下的即兴创作环节做铺垫)(三)创作和表演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与表演;可做简单的旋律风格改编(教师稍做示范,并提供一定的范围),可为旋律配节奏的伴奏。
答案:
(1)优点:本教学课例教学过程充实,逻辑严谨,能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来进行整个课堂设计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课题名称】《无标题音乐的欣赏》【教学目标】①了解两位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巴赫、肖邦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②能初步领会无标题音乐自身的美和所蕴含的情感。③总结出进行无标题音乐欣赏的方法。【教学重点】①欣赏《C大调前奏曲》,并从中领会“音乐的自律美”。②欣赏《c小调练习曲》,并从中体会音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教学难点】理解“音乐的自律美”,即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欣赏、启发、分析等方法。【教学工具】钢琴、录音机、DVD、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结前几单元作品欣赏体会借助其他艺术,音乐间接具有“音响造型”与“音乐描述”的可能,但并非其所长,故音乐最擅长表达情感。(2)引入新课对于无标题音乐,不可能在每部作品中去寻找音乐形象的具体对应物,否则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会因流于表面而受到局限,由此引入新课“无标题音乐欣赏该从何处入手”。二、新课(1)【板书】《c大调前奏曲》(选自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①作者简介巴赫: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其作品沉重、含蓄而又略显暗淡,充分体现了一种精神。②《平均律钢琴曲集》分为上下两卷,是巴赫的代表作,其内容包括前奏曲与赋格曲。③作品简析《C大调前奏曲》是一首典型的无标题音乐,是从没有升、降号的调性--即C大调开始,流动的“分解和弦音型”始终贯穿全曲,使音乐具有平静而明朗的抒情色彩。④欣赏音乐(教师弹奏)⑤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自律美”。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音乐正是通过自身的运动方式,即旋律,音色、节奏、和声等的变化来实现人们对于美的体验。⑥欣赏《圣母颂》。⑦小结:因为“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所以,无标题音乐的欣赏应当从体会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入手。(2)【板书】《c小调练习曲》(肖邦、作品10)①由练习曲分类引入第二首欣赏作品。②作者简介:肖邦,波兰音乐家,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受波兰民族斗争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思想。③《c小调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学生朗读)④分段欣赏,教师分析。(略)⑤完整欣赏。【思考】音乐整体的基调是什么?它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情感触动?⑥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整首音乐大气磅礴,在昂扬、激奋的音乐基调中,我们感受到一股具有强烈号召性和斗争性的冲击力量,即“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⑦小结:音乐通过自身表达了一种精神内涵,所以无标题音乐的欣赏还应该从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入手,同时,了解作者及作品本身的知识更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作品。三、总结(1)知识总结:小结本课内容。(2)方法总结:无标题音乐的欣赏应从音乐自身的美和所蕴含的情感入手。了解有关作品本身的知识,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和理解音乐。
答案:
本教学课例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非常充实,从提出问题“无标题音乐该如何欣赏&rdquo...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分析歌曲《月之故乡》谱例,写出:(1)调式调性。(2)曲式结构。(3)旋律特点。
答案:
《月之故乡》是一首充满了亲情与思念的抒情歌曲,主音为LA,羽调式。由台湾诗人彭邦桢作词,刘庄、延生作曲。歌曲以短短的词句...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爱尔兰民间舞蹈--踢踏舞[教学目的]1.通过对爱尔兰民族经典音乐剧《大河之舞》选段的欣赏与分析,激发学生对踢踏舞学习的兴趣:2.学习踢踏舞基本动作,能够掌握踢踏舞的舞步特点;3.培养节奏的表现力和舞蹈的创编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和创编踢踏舞。[教具]多媒体;幻灯片;自制剪切的音乐。[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欢迎同学们走进音乐与舞蹈的课堂,现在就让我们跳起热身韵律舞蹈。(播放剪切的《肯肯圆舞曲》,队伍集合成上课的形式。)师:首先我们来做一组游戏,老师这里有几张纸条,分别是不同的情景与情感的要求。规则:用你的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位打击出符合要求的节奏。(每一组选两名同学,分别找两组同学即兴表演。)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节奏在音乐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分别归纳,阐述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师:节奏就像我们人身体中的骨骼,人假设没有了骨骼就无法挺直身体,无法站立,节奏在音乐中起到一种支撑的作用。节奏不但在音乐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舞蹈中也具有巨大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节奏感非常强的爱尔兰民间舞蹈。二、引出课题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剧并思考两个问题:1.影片播放的舞蹈属于哪类舞蹈?2.这种舞蹈给人在视觉和听觉上各有什么感觉?(播放音乐剧《大河之舞》。)学生思考回答后,老师归纳:影片播放的舞蹈属于踢踏舞。视觉--舞态变化多姿,脚下的步伐灵巧、多变;听觉--音乐轻快,节奏性非常强,给人一种释放激情的感觉。展示课题:爱尔兰民间舞蹈--踢踏舞。三、介绍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幻灯片配合)1.介绍舞王迈克·弗莱利。介绍爱尔兰踢踏舞,就一定要介绍舞王迈克·弗莱利。这个1958年7月16日出生的美国爱尔兰移民后裔,将自己最富个性与创意的舞姿带进了传统的爱尔兰踢踏舞中。作为《大河之舞》的创始人之一,第一代领舞,他在《大河之舞》中展现了他作为舞者的才华。2.介绍《大河之舞》。《大河之舞》是当代最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它叙述了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各种苦难后,重建民族伟业的经历。"大河"指的是爱尔兰的母亲河里苏河,"舞"指的是爱尔兰的踢踏舞。1995年《大河之舞》在首都柏林的波音剧院首演,结果大获成功。对于真心喜爱爱尔兰踢踏舞并想跳好爱尔兰踢踏舞的朋友们,要明白爱尔兰踢踏舞首先是IrishDance,然后才是踢踏舞!四、踢踏舞的创作师:其实,踢踏舞的创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难,有很多踢踏舞是来源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当我们初步熟悉一些基本的踢踏舞步之后,就可以用脚下的节奏,夸张地演绎生活中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欣赏一段吉恩·凯利的《雨中曲》。(播放影片。)五、学习踢踏舞基本舞步(配合节奏感鲜明的DISCO曲)1.介绍踢踏舞的基本知识:2.手臂的韵律练习:3.学习跟打击、趾肚直拍;4.学习直踢踏:5.表情特点:以昂首低眉来表现女性的孤芳自赏,以低首扬眉来表现女性的春心萌动。六、创编表演1.分组创编。提示:借用踢踏舞的形式夸张表现生活中的点滴现象。2.以汇报演出的形式展示舞蹈作品,相互观摩和交流。七、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踢踏舞。用脚灵活地敲击出节奏,夸张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舞态变化多姿,步伐灵巧多变,音乐的轻快与节奏的突出等构成了踢踏舞的特点。踢踏舞是与我们生活非常接近的一种舞蹈,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发现身边具有节奏性的东西,每一个同学都可以用你对节奏不同的理解,演绎自己创编的踢踏舞。
答案:
从整体上说,该课对舞蹈艺术基本特征的把握,对音乐与舞蹈之间关系的理解,对舞蹈鉴赏、表演、编创的有机结合与处理,都有一定的...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分析歌曲《沂蒙山小调》谱例,写出:(1)调式调性。(2)曲式结构。(3)旋律特点。
答案:
这首歌与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骨架有些相同,但音乐形式比《小白菜》丰富,这是由于内容表现、感情抒发的需要所导致的。它的...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问答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要求:对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京剧入门[教学目标]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2.了解京剧的一般常识,能够判断行当及唱腔。3.能够随着录像学唱《唱脸谱》,体验京剧戏歌的演唱韵味。[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行当及声腔,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教学难点]判断京剧的声腔。[教具]多媒体展示台、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浑身是胆雄赳赳》。二、检查作业学生谈对京剧的了解:行当、唱腔、京剧的起源等。三、新课1.京剧的行当先由学生谈了解的京剧行当都有哪些,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生(男性人物):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欣赏《空城计》中诸葛亮唱段,感受京剧的演唱方法及演唱风格。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老生用真声演唱,声音挺拔、苍劲,念白时用韵白。小生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风格宽亮中带刚劲,念白时用韵白。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旦(女性人物):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学生根据图片判断"旦"行当中,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人物。旦行当中,青衣、花旦均用假声演唱,声音圆润、柔婉、妩媚。青衣用韵白,花旦用京白。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净(威重、粗犷、豪爽、奸诈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正净、副净、武净等。欣赏《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感受京剧的演唱风格。师生交流:正净用真声演唱,风格宽厚、雄浑,念白时用韵白。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丑(反派或诙谐、滑稽人物):文丑、武丑、彩旦等。师生交流:丑重念白,多用京白,少用韵白,有时也用方言。2.京剧的主要声腔西皮:曲调高亢、激越、明快、流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la、mi弦。二黄:曲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sol、re弦。学生活动:欣赏京剧唱段,判断行当。欣赏《贵妃醉酒》中杨玉环唱段、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沙奶奶唱段、《穆桂英挂帅》选段《我不挂帅谁挂帅》、京剧《西厢记》中张生唱段。3.京剧的念白京剧的念白有京白、韵白。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学一学京剧中的京白与韵白。4.京剧中的板式京剧中的板式指节拍和节奏形式。强拍被称作"板";弱拍或次强拍称作"眼"。一板一眼为二拍子:一板三眼为四拍子;有板无眼为一拍子;无板无眼为自由节奏。学生活动:欣赏并演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判断行当和唱腔。听赏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判断三个角色的行当和唱腔。引导学生尝试分角色表演《智斗》。5.随录像学唱戏歌《唱脸谱》,引导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四、小结与课后作业敲一敲"慢长锤",尝试着走一走台步。
答案:
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瑰宝京剧。但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却对其所知甚少,故应大力宣传普及京剧知识...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