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核试验 B.显性致死试验 C.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D.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 E.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A.大鼠 B.豚鼠 C.兔 D.小鼠 E.犬
A.政府有关机构根据描述性和机制研究资料,作出是否允许人工合成的新化学物进入人类环境的判断和决定 B.提出相应的安全使用(接触)标准和管理措施 C.按照政策法令对现存的外源性毒物进行管理和控制 D.参与政策法令的制定并且履行监督和执法职能 E.以上都是
A.一般设3个染毒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 B.3个染毒剂量组包括无作用剂量组、预剂量组、最高剂量组即发生肿瘤的剂量组 C.中及低剂量组则按等差级数下推 D.为了在每组动物数不太大的条件下,使染毒组的肿瘤发生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肿瘤自发率,一般认为最高剂量应尽可能加大,这样才不至于漏检致癌物 E.必要时要另设一个溶剂对照组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 D.独立作用 E.以上都是
A.苯 B.苯胺及2-乙酰氢基苯 C.黄曲霉毒素 D.苯酚 E.羟甲基八甲磷
A.操作方便 B.受试物消耗少 C.设备简单 D.适用于小动物急性毒性研究 E.以上均是
A.采用寇氏法和Bliss法一般设5~8组 B.寇氏法和Bliss法一般以i=(LD100-LD0)/(n-1)公式计算组距 C.使用霍恩氏法固定设4个剂量组 D.使用霍恩氏法组距分别定为2.15或3.16倍,形成两个剂量系列 E.在食品、保健品等毒理学鉴定中多采用最大耐受实验法
A.实质是DNA B.是丢失的染色体断片 C.存在于细胞核中 D.存在于细胞质中 E.是丢失的染色体
A.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B.修复能力差异 C.受体因素 D.宿主的其他因素 E.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