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改变黏液的流变学性质 B.提高膜的流动性 C.膜成分的溶解作用 D.溶解拖动能力的增加 E.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A.棕榈氯霉素无效晶型经水浴加热(87~890C)熔融处理后可转变为有效晶型 B.棕榈氯霉素混悬剂中,氯霉素为B晶型,故有治疗作用 C.无定型为有效晶型 D.棕榈氯霉素有A、B、C三种晶型及无定型,其中A晶型是有效晶型 E.棕榈氯霉素有效晶型的血液浓度比其无效晶型的血液浓度高
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B.胃肠道内的pH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pH1~3(空腹偏低,约为1.2~1.8,进食后pH上升到3),十二指肠pH5~6,空肠pH6~7,大肠pH7~8 C.pH影响被动扩散药物的吸收 D.胃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 E.主动转运很少受pH的影响
A.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B.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C.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D.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E.药物体内分布随时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