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董事会认可其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责任 B.企业已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自我评价,并说明评价时采用的标准以及得出的结论 C.企业已向注册会计师披露识别出的内部控制所有缺陷,并单独披露其中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D.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一贯性
A.在执行穿行测试时,针对重要处理程序发生的环节,注册会计师可以询问被审计单位员工对规定程序及控制的了解程度 B.实施询问程序连同穿行测试中的其他程序,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充分了解业务流程,识别必要控制设计无效或出现缺失的重要环节 C.注册会计师关注穿行测试所选定的单笔交易进行询问即可 D.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穿行测试时,通常需要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相关文件及重新执行等程序
A.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注册会计师针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发表意见,而不是针对财务报表涵盖的整个期间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发表意见B.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不仅仅只测试特定基准日当天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而是需要考察足够长的运行时间,才能得出是否有效的结论C.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某一期间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D.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A.在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有效的前提下,除非系统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只要对自动化应用控制的运行测试一次,即可得出所测试自动化应用控制是否运行有效的结论 B.对于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项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元需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C.在连续审计中,与基准相比较的策略适用于所有自动化应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的测试 D.如果发现的控制偏差是系统性偏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舞弊的可能迹象以及对审计方案的影响
A.根据职业判断,考虑用以指导项目组工作方向的重要因素 B.确定执行业务所需资源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C.确定审计业务特征,以界定审计范围 D.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
A.集中化的处理和控制(包括共享的服务环境) B.监控经营成果的控制 C.针对重大经营控制及风险管理实务的政策 D.对内部信息传递和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
A.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B.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C.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D.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有效
A.测试控制设计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B.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 C.了解和识别内部控制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D.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A.在期后期间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或类似报告 B.其他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 C.内部控制所有缺陷 D.监管机构发布的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的报告
A.编制财务报表的程序 B.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的程序 C.账户记录中涉及的关联方交易 D.总分类账中会计分录的编制、批准等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