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血脂+抗磷脂抗体+双上肢血管彩色超声 B.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C.甲床毛细血管镜 D.皮肤活检 E.腕关节磁共振成像+增强 F.甲状腺自身抗体
A.抗拓扑异构酶I(Scl-70)抗体,与弥漫性皮肤硬化、肺纤维化、指趾关节畸形、远端骨质溶解相关 B.抗着丝点抗体,与皮肤硬化的范围大、严重的雷诺现象、指端缺血、肺动脉高压相关 C.抗RNA聚合酶I、Ⅲ抗体,常与弥漫性皮肤损害、SSc相关肾危象相关 D.抗核仁纤维蛋白(U3RNP)抗体,在男性患者中更多见,与弥漫性皮肤受累相关 E.抗纤维蛋白Th/T0抗体,与局限性皮肤受累和肺动脉高压相关
A.病初最常见的症状为运动时气短,活动耐受量减低;后期出现干咳 B.随病程增长,肺部受累概率增加,且一旦累及,呈进行性发展,对治疗反应不佳 C.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动脉血管病变常同时存在,但往往是其中一个病理过程占主导地位 D.弥漫性皮肤型SSc伴抗拓扑异构酶I(Scl-70)抗体阳性的患者肺间质纤维化常常较轻 E.血管闭塞、纤维化及炎性改变是肺部受累的原因
A.抗拓扑异构酶I(Scl-70)抗体 B.抗着丝点抗体 C.抗RNA聚合酶I、Ⅲ抗体 D.抗多发性肌炎硬皮病(PM/Scl)抗体 E.抗核仁纤维蛋白(U3RNP)抗体
A.SSc是慢性病程,可长期存活 B.预后与确诊时间密切相关,出现内脏并发症影响预后 C.最近的数据显示,SSc的5年生存率可超过95% D.进展性肺动脉高压,选择正确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E.合并肾危象,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年生存率可高于50%
A.损害常在2~4周内达极点,8~18个月逐渐消退,亦有持续多年者,消退后无痕迹 B.半数以上为10岁以后发病 C.大部分患者于发病前的6周内有感染史 D.发于头面部、颈部及躯干上部,皮损对称,呈弥漫性非凹陷性肿胀,发硬,与正常皮肤间界限不清。面部无表情,呈假面具状,张口受限,有的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 E.病程慢性,持续多年后多可自愈
A.肺间质纤维化常以嗜酸性肺泡炎为先导 B.在肺泡炎期,高分辨率CT可显示肺部呈毛玻璃样改变 C.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障碍,肺活量减低,肺顺应性降低,气体弥散量减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减低 D.查体可闻及Velcro啰音,特别是在肺底部 E.血管闭塞、纤维化及炎性改变是肺部受累的原因
A.抗核抗体 B.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C.抗拓扑异构酶I(Scl-70)抗体 D.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 E.抗核糖核蛋白抗体
A.钙质沉着 B.雷诺现象 C.食管功能低下 D.手指硬化 E.技工手
A.抗拓扑异构酶Ⅰ(Scl-70)抗体 B.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 C.抗核抗体 D.抗核仁抗体 E.抗着丝点抗体 F.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