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输液应无沉淀、变色、异物等 B.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尤其是加药处 C.按输液标签内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的药名、规格、用量等是否相符 D.核对与检查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正确 E.加药人员签名齐全无误后,核对者应签名或盖签章
A.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B.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 C.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D.定期接受药学专业继续教育 E.药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A.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B.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C.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D.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 E.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日,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适宜 E.便利
A.5%葡萄糖注射液 B.0.9%氯化钠注射液 C.碳酸氢钠液 D.平衡盐液及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4A注射液 E.10%葡萄糖注射液
A.有适宜的空间摆放相应的设施与设备 B.洁净区应当含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及调配操作间 C.辅助工作区应当含有与之相适应的功能室 D.辅助工作区包括药品与物料贮存、审方打印、摆药准备、成品核查、包装和普通更衣等功能室 E.有适宜的空间供工作人员休息
A.负责药品采购供应、处方或者医嘱审核、药品调剂 B.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代替医师做好药品使用遴选,对药物治疗负责 C.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实施处方点评与超常预警,进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D.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实践,开展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参与新药临床试验和新药上市后安全性与有效性监测 E.不参与其他与医院药学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
A.如非整瓶(支)用量,则须将实际用量在输液标签上明显标识,以便校对 B.不影响质量、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剩余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及时置于准备区冷藏柜内,尽量缩短室温下存放时间 C.若2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必须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品性质顺序加入;对肠外营养液和某些特殊药物的调配,应制定相关的加药顺序操作规程 D.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问时应停止调配,发生调配错误应及时纠正,重新调配并记录 E.调配危害药物应注意个人职业防护
A.调配时应拉下生物安全柜防护玻璃,前窗玻璃不可高于安全警戒线,以确保安全柜负压 B.调配完成后,必须将残留有危害药物的西林瓶、安瓿等单独置于适宜的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输液标签(包括备份)一并送出,以供核查 C.所用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查后的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统一放置于专用塑料袋内,待全日调配工作结束后,封口,按规定由本医疗机构统一处理 D.危害药物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E.危害药物调配应重视操作者的职业防护
A.克林霉素每0.6g加入至少100m1液体稀释后静脉滴注 B.克林霉素1.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1 C.克林霉素每0.6g加入至少150m1液体稀释后静脉滴注 D.克林霉素1.2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1 E.克林霉素1.2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100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