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颞颌关节X线片 B.丁卡因试验 C.口腔科医师协助诊断 D.颅脑CT E.暂不做处理,观察2~3天注意患者疼痛变化情况
A.阿霉素 B.无水乙醇 C.亚甲蓝 D.酚甘油 E.脉冲射频 F.射频热凝
A.腰椎MR B.全身骨扫描 C.下肢肌电图 D.下肢血管超声 E.心电图
A.详细病史,要相信患者主诉 B.疼痛程度(强度)的评估 C.疼痛特性的评估,包括定位、性质及发作方式 D.疼痛所带来的影响的评估 E.体格检查 F.诊断性检查
A.肌电图 B.颅脑CT C.血常规 D.颈椎CT E.肝肾功能
A.膝关节周围痛点阻滞 B.痛点针刀松解 C.关节腔有积液时应抽液,并用生理盐水冲洗 D.关节注射含甾体类药物的消炎镇痛液 E.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F.必要时行膝关节镜治疗
A.采取相应舒适的体位,以利于操作且避免发生晕针 B.定位时压痛点之间的针距为1.0~2.0cm C.常规消毒铺巾后,可以采用0.5%利多卡因局麻,或采用恩纳乳剂涂抹表面麻醉 D.根据病变位置,选择长度匹配的银质针 E.连接巡检仪加热探头加热,探头下端距离皮肤一般要保持至少2cm,以免皮肤烫伤 F.银质针冷却后逐一起针,针眼处涂以2%碘酒,纱布覆盖,3日内患部不能浸洗
A.常因轻微活动、创伤、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后发生 B.多发部位为脊柱、髋部和前臂 C.其他部位亦可发生,如颅骨、坐骨、膑骨等 D.脊柱骨折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 E.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多在股骨颈部 F.第一次骨折后,患者再发生骨折几率大大降低
A.C3 B.C4 C.C5 D.C6 E.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