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鉴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黄河大合唱》音乐鉴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介绍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介绍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介绍“人民音乐家”洗星海。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朗诵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 赏析《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作品。 三、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教学方法 听一段、唱几句、议一阵,启发。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 2.幻灯片播放黄河景色图片。 (二)自主学习 1.请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冼星海。 2.由一位同学介绍冼星海。 3.播放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视频资料。 (三)分析《黄河大合唱》。 1.介绍作品,了解作品全貌及本课知识点。 2.播放《黄水谣》,学生欣赏。 3.提问:《黄水谣》演唱形式?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如何? 4.自由诵读,酝酿感情,朗诵歌曲前的朗诵词,请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朗诵。 5.教师小结《黄水谣》的情感思想、曲式结构。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现在我们来欣赏《保卫黄河》。 6.欣赏《保卫黄河》。 (1)欣赏《保卫黄河》的视频。 (2)提问它的演唱形式?合唱曲的情绪? (3)学生跟唱《保卫黄河》。 (4)请学生谈谈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感受。 (四)《黄河大合唱》的总结 (五)课堂小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与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答案: 不足之处:(1)表述音乐教学目标的首要一点就是目标要明确、具体、简洁,指向性与达成性清晰。音乐课三维目标的顺序应该为:情...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生命之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理解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拓宽音东文化视野。 2.通过对人生不同阶段音乐的欣赏,感悟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青春,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音乐与生命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人从生到死、由喜到悲、从盛到衰等人生的体验都能用音乐的方式来表现,它告诉人们:生命可以消失,但是音乐会永远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正因如此,世界上留下了使我们享受不尽的生命之歌。(播放课件《生命之歌》) (二)设疑 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约78岁) 2.根据年龄的不断变化,可以将人生划分为几个阶段?(幼儿时期、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年龄划分出自己现在所处的人生阶段。(青年时期) 师: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音乐重新走进我们的人生旅程,去回味那些已经被时间冲刷得模糊的温馨记忆,去共同探究那些还未曾经历的激动时刻…… (三)新授课 1.摇篮曲——母亲的歌 师:摇篮曲是人生第一个阶段的音乐,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期望,曲调亲切温暖,音乐要素上运用较弱的力度、缓慢的速度、平稳的旋律、有规律的节奏、柔美的音色,表现了孩子在母亲的摇篮中平静安祥入睡的情景。母爱是人世间最感人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这段美好时光。下面就让我们聆听一组动人的摇篮曲片段,请谈谈你对这几个作品的感受。 (1)《当孩子降生的时候》——流行音乐 师生交流:这是一首流行风格的摇篮曲,很清新的感觉。由男生演唱的摇篮曲更别有一番风味。 (2)《摇篮曲》——古典音乐(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 师生交流:这是由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协奏。两种乐器像一对母子在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温馨和谐,感人至深。 (3)《槟榔树下摇网床》——广东民歌 师生交流:歌曲清新、柔美。感觉歌曲和曲调很有中国沿海地区的特点。 (4)《摇篮曲》——东北民歌: 师生交流:音调柔和、亲切,很真实,是我们的生活中很熟悉的一段音乐。音乐生动地展示了一幅真实生动的母亲哄孩子的画面。 (5)分组讨论:摇篮曲有什么特点? 曲调:亲切温暖;力度:较弱;速度:缓慢的;旋律:平稳的;节奏:有规律的;音色:柔美的。 (6)评选我最喜爱的《摇篮曲》 师:每个母亲都有自己心中的歌,各种不同的摇篮曲为我们展开一幅爱的图画。我们刚刚欣赏的这四部音乐中,你最喜爱的是哪一首?选择人数最多的音乐可以被配上一组相衬的画面,然后再次完整地欣赏。 (生举手选择) 师: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爱孩子的方式,我们应该记住童年的美好时光。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我们曾经的幸福时光 (播放音乐,点击课件,浏览图片) 2.婚礼进行曲——辉煌的人生 师:婚礼进行曲是人生中又一个重要阶段的音乐。它表现出婚礼中神圣、庄严、美好的气氛。它标志着一个新的辉煌阶段的开始,它赋予人生新的意义和使命,从此人生更加成熟,情感更加半富。音乐要素中速度适于行进,力度适中,节奏规整,旋律简单,音色辉煌。作为学生虽然还不能经历这个阶段,但是可以从音乐中理解它的意义。 师:下面就让我们聆听一组婚礼音乐的片段,请谈谈这几个婚礼音乐有什么不同。 (1)婚礼场面——舞剧《鱼美人》选曲 师生交流:欢快的音乐节奏和快速流动的旋律非常美妙,让我们感受到了婚礼的热烈场面。这首舞剧《鱼美人》的选曲,描绘了鱼美人与猎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一幅海底世界中热闹的婚礼场面。 (2)婚礼进行曲——歌剧《皇家婚礼》选曲师生交流:有非常辉煌、气派的感觉。 (3)接新娘——吹奏乐 师生交流:喜庆、热闹,典型的中国婚礼音乐。欢快的节奏让人联想到抬花轿的节奏。 (4)婚礼进行曲——舒伯特作曲(最普及的) 师生交流:很早就听过这段音乐,很多电视电影中都用它作为婚礼进行曲,这个版本也是最为普及的婚礼进行曲。 (5)分组讨论:婚礼进行曲有什么特点? 曲调:亲切温暖;力度:适中;速度:适于行进;旋律:简单;节奏:整齐规整;音色:绚丽辉煌。 (6)评选我最喜爱的《婚礼进行曲》 师:婚礼是人生中最神圣的一个仪式,我们刚刚欣赏的这四部音乐中,你最喜爱的是哪一首?选择人数最多的音乐可以被配上一组相衬的画面再次完整地欣赏。 (生举手选择,播放音乐,点击课件,浏览图片) 3.葬礼进行曲——人生的告别 师:葬礼进行曲是人生的最后的告别音乐,是对人生的挽留,是音乐对人生的最后陪伴和尊重,是对生命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奏响的序曲,它表现了亲人对死者的回忆、神圣的祝愿和无声的叹息,在音乐要素中运用沉重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低沉的旋律、行进的节奏、暗淡的音色,把葬礼庄严、肃穆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葬礼肯定是悲伤的,可是葬礼音乐可不都是悲伤的,在它忧伤的旋律中还隐藏着一些其他的东西,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组葬礼音乐的片段,请谈谈你对这几个作品的感受。 (1)葬礼进行曲——肖邦作曲 师生交流:非常沉重、压抑,感觉很痛苦。加重的低音旋律营造出一种沉痛的音乐氛围,令人有窒息感。 (2)葬礼进行曲——贝多芬作曲 师生交流:不像肖邦的版本那么沉重,感觉更像是与死者在进行心灵的对话。 (3)猎人的送葬行列——马勒《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 师生交流:中间有《两只老虎》的曲调,虽然有一点忧伤,但有时又有点欢快。因为它讲述了一个猎人死去了,树林中的一群小动物给他送葬的故事。其中兔子和狐狸用脚爪擦拭它们装出的眼泪,因为它们并不是真的悲伤,所以音乐也就有一些诙谐的曲风了。 (4)葬礼音乐——电影插曲 师生交流:感觉不是很压抑,有一点忧伤,还有一点回忆的感觉。这段音乐并没有沉浸在痛苦之中,音乐十分坚定、明朗。 (5)分组讨论:葬礼进行曲有什么特点? 曲调:忧伤;力度:沉重;速度:缓慢;旋律:低沉;节奏:具有行进特点;音色:暗淡。 (6)评选我最喜爱的《葬礼进行曲》 师:死亡在东方人的印象中通常是可怕的、危险的、阴森的,然而在西方的部分国家中对死亡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刚刚欣赏的这四部音乐中,你最喜爱的是哪一首?选择人数最多的音乐可以被配上一组相衬的画面,然后再次完整地欣赏。 (生举手选择,播放音乐,点击课件,浏览图片) (四)本课小结 1.总结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的特点。(播放课件) 2.音乐与生命的关系 师: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陪伴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轻柔亲切的摇篮曲倾诉着母亲全部的爱与希望;庄严隆重的婚礼进行曲见证着人生最激动的时刻;沉重肃穆的葬礼进行曲陪伴人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经历了春夏秋冬,跨过了千山万水,生命的感悟,随着岁月的磨砺结成精美的宝石,酿成醇香的美酒,那些美好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让我们珍爱生命,珍爱青春,用我们精彩的人生去谱写我们的生命之歌! (五)作业 请根据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为自己寻找一首“青春之歌”。 1.体裁:可以是圆舞曲、小夜曲、叙事曲、回旋曲、交响乐等。 2.内容: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段情感、一种感受、一个经历、一种思考。 3.要求:先用文字进行描写,再用音乐要素加以说明,最后根据以上条件到音乐中去寻找。

答案: 本课设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教材的处理精细、得当。首先,教师将教学内容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带有对比性的音乐材料压缩,不...
问答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要求:对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京剧入门 一、教学目标 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了解京剧的一般常识,能够判断行当及唱腔。 3.能够随着录像学唱《唱脸谱》,体验京剧戏歌的演唱韵味。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行当及声腔,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判断京剧的声腔。 四、教具 多媒体展示台、打击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浑身是胆雄赳赳》。 (二)检查作业 学生谈对京剧的了解:行当、唱腔、京剧的起源等。 (三)新课 1.京剧的行当 先由学生谈了解的京剧行当都有哪些,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生(男性人物):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欣赏《空城计》中诸葛亮唱段,感受京剧的演唱方法及演唱风格。 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老生用真声演唱,声音挺拔、苍劲,念白时用韵白;小生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风格宏亮中带刚劲,念白时用韵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旦(女性人物):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学生根据图片判断“旦”行当中,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人物。旦行当中,青衣、花旦均用假声演唱,声音圆润、柔婉、妩媚。青衣用韵白,花旦用京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净(威重、粗犷、豪爽、奸诈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正净、副净、武净等。 欣赏《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感受京剧的演唱风格。 师生交流:正净用真声演唱,风格宽厚、雄浑,念白时用韵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丑(反派或诙谐、滑稽人物):文丑、武丑、彩旦等。 师生交流:丑重念白,多用京白,少用韵白,有时也用方言。 2.京剧的主要声腔 西皮:曲调高亢、激越、明快、流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la、mi弦。 二黄:曲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sol、re弦。 学生活动:欣赏京剧唱段,判断行当。 欣赏《贵妃醉酒》中杨玉环唱段、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沙奶奶唱段、《穆桂英挂帅》选段《我不挂帅谁挂帅》、京剧《西厢记》中张生唱段。 3.京剧的念白 京剧的念白有京白、韵白。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学一学京剧中的京白与韵白。 4.京剧中的板式 京剧中的板式指节拍和节奏形式。强拍被称作“板”;弱拍或次强拍称作“眼一板一眼为二拍子;一板三眼为四拍子;有板无眼为一拍子;无板无眼为自由节奏。 学生活动: 欣赏并演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判断行当和唱腔。 听赏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判断三个角色的行当和唱腔。引导学生尝试分角色表演《智斗》。 5.随录像学唱戏歌《唱脸谱》,引导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小结与课后作业 敲一敲“慢长锤”,尝试着走一走台步。

答案: 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瑰宝京剧。但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却对其所知甚少,故应大力宣传普及京剧知识...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