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读《陈情表》教学实录(节选),完成问题。
师:作者“陈情”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生:“听臣微志……保存余年”。
师: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而从自己的幼年写起?
生:为了打动皇帝。
师:假如你是晋武帝,你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吗?
生:我觉得不会同意。
生:我觉得会同意。因为“百善孝为先”,如果不能尽孝,又怎么能够去尽忠。
师:看来文章第一段就打动了这位皇帝,后面的内容就不用看了。
师:李密原来是萄汉旧臣,原来在祖母有病的时候就一直做着官,而现在一归顺晋朝就不做官了,这样会招致晋武帝的怀疑的。所以,他在动之以情之后,还要晓之以理。请大家找出文中的理之所在。
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您把孝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而我正是要尽孝。
生:“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师: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假定时日,忠孝之间的矛盾最终可以化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都是可以解决的。此时,皇帝看到了他的道理分析之后,会答应他吗?
生:会。
师: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不忠;读《陈情表》不哭,不孝。大家在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样的触动?请大家在课后写一篇读后感,题目就定为《我读(陈情表)》。
[问题]分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的。
答案:
这个教学实录中的教师依据新课标中对学习目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新课标分层推进的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