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喜欢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存在的没得用、不适用、用不起的严重问题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看,我国的计算机水平比国外落后十几年,高性能计算机用户群窄小,只应用在科学计算类的“象牙塔”中,对各行各业的迫切需求的适配性很差,更没法大面积推广,没法形成产业。 为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智能中心,着力发展既要“顶天”更要“立地”的高性能计算机,即“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智能中心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按照“863”计划“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宗旨来发展曙光机,其内涵是:系统地发展机群架构技术体系,使得曙光机的计算速度不断提高、适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台数不断增多。这也是“曙光”之路的“三叉戟”——性能、应用和产业。 这一时段,在国外封锁的条件下,高性能计算机大多只为“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支撑。但因本身起步比国际上晚,加上西方国家的封锁和禁运,这些机器的研制大都耗费了较长的研制周期(如DJS系列、757机、“银河-Ι”),成果也不可能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不过,对打破国外的封锁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曙光一号”诞生后仅3天,西方国家便宣布解除10亿次计算机对中国的禁运。 21世纪初,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急剧增加并呈多样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浪潮,很多国外高性能计算机品牌(如IBM、HP等)涌入中国市场,在民用市场形成了垄断地位。当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和产业水平发展起来后,西方国家开始从产业链条与技术层面进行遏制。意识到严峻局势,智能中心决心走上引领创新之路。“曙光”“神威”“天河”都开始自主研制高性能处理器和加速器,用自己的核心部件构建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2010年6月,“曙光6000”系统排名世界第二,从此拉开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持续占据超算排名前三甲的序幕。“神威・太湖之光”系统更是排名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都具备了能与国际巨头媲美的实力,对很多行业应用性能更高、价格更便宜、功耗更低,中科曙光成为国内第一家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曙光机群高性能计算机强力竞争,也彻底改变了由国际大厂商制定的游戏规则,迫使国外的一些大公司也不得不采取“跳楼价”销售。目前,高性能计算在我国科研单位、大学基本实现了普及。但相比研制,更高性能计算机推广应用的历程却更加艰辛。 就相关文段推断,第二自然段所说的“立地”是指。

A. 计算速度不断提高
B. 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加速器
C. 价格更便宜、功耗更低
D. 应用推广与产业化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