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题库

  • 网课

  • 在线模考

  • 搜标题
  • 搜题干
  • 搜选项
问答题

阅读《前赤壁赋》全文后回答:(1)怎样理解这篇赋主客对话、抑客伸主(贬抑客人的主张,伸张主人的主张)的特征 (2)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3)本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掌握感情发展线索,据此划分段落,并概述每段大意。(4)分析本文主客对话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矛盾

答案:(1)《前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采用了主客对话的形式,通过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哲学思考...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属:如:凌:冯虚:

    答案:属:通“嘱”,嘱咐、劝酒的意思。 如:往、到。 凌:越过、凌驾。 冯虚:凭空、在空中。
  •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

    答案:这段课文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在这段话中,苏轼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他通过水和月亮的比喻,阐述了变化与不变的哲...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 长沙求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353号备案号: 湘ICP备14005140号-2

经营许可证号 : 湘B2-2014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