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全站仪设于待调轨道板基准点上,完成定向后,测量待调轨道板上2个棱镜的三维坐标,根据实测值与设计值较差,对轨道板进行横向和竖向调整B.全站仪距待调轨道板的距离应在6.5~19.5m范围内C.更换测站后,应根据待调轨道板末端的基准点,检测已调整的最后一块轨道板板首端承轨槽上的精调标架D.检测的横向和竖向偏差均不应大于5mm,纵向偏差不应大于10mmE.轨道板精调后的限差应满规范要求
A.在吊起拼装后,应按规定检查钢梁主要杆件的制造误差,并设放测量标志点B.应准确测定平衡梁的平面、立面位置,并使其中线与桥中线取得一致C.采用跨中合拢时,应准确测定合拢部分锚孔前后两支点的相对高差D.钢梁高程标志点应对称于中线分布在上、下游两侧,且点间距距离宜大些,观测精度应符合二等水准测量要求E.当能直接传递高程时,应在钢梁上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联测两岸基本水准点,并应与墩顶水准标原高程成果比较
A.以墩台中心十字线或梁中心线交点(曲线桥)为准B.在墩顶上用钢卷尺按设计尺寸放出支座十字线及梁端轮廓线,并用墨线标出C.检查垫石面高程D.根据架梁方法,进行相应的水文项目的测量E.根据架梁方法,进行相应的拖拉滑道、架桥机走行道目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