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D指超临界区域,指压力和温度分别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的区域。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C点(Tc,pc)的名称是什么,有何具体意义?

参考答案:1.Tc的名称为临界温度,pc为临界压力。2.临界温度指无论处于多高的压力下流体均不能被液化的最低温度;临界压力指临界温...

问答题

反胶束极性核又称为“水池”,此水与普通的水有何差异?

参考答案:①Wo<6-8时,水池中的水粘度显著增大,疏水性增大,冰点低于0℃;②Wo>16时,水池中水的性质接近于普通水的。

问答题

何为胶束和反胶束?

参考答案:1.胶束就是:向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当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水溶液中聚集在一起形成聚集体,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朝外...

问答题

下图的化学名称(或简称)是什么?它是最常用的反胶束萃取的表面活性剂,其有何优势?

参考答案:1.简称为AOT,化学名称为丁二酸—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2.AOT的优势为:容易获得,具有双链...

问答题

何为双水相萃取,其有何优势?

参考答案:1.双水相萃取指:聚合物——盐或聚合物——聚合物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时...

问答题

何为反胶束,简述反胶束萃取的优点?

参考答案:1.反胶束:向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当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连续有机相中自发形成纳米尺度的聚集体,表面活性剂...

问答题

工业中生产青霉素最重要的步骤是萃取。通常用乙酸丁酯或戊酯,萃取2-3次。从发酵液萃取到乙酸丁酯时,pH选择1.8-2.0,从乙酸丁酯反萃到水相时,pH选择6.8-7.4。发酵滤液与乙酸丁酯的体积比为1.5-2.1,即一次浓缩倍数为1.5-2.1。为了避免pH波动,采用硫酸盐、碳酸盐缓冲液进行反萃。发酵液与溶剂比例为3-4。几次萃取后,浓缩10倍,浓度几乎达到结晶要求。萃取总收率在85%左右。青霉素萃取过程中易发生乳化现象,请问乳化现象产生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产生乳化现象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乳化现象共有共有两种类型,分别为水包油型,油包水型。2.产生乳化现象处理办法:破乳:①顶替法:加入表面活性更强的物质...

问答题

工业中生产青霉素最重要的步骤是萃取。通常用乙酸丁酯或戊酯,萃取2-3次。从发酵液萃取到乙酸丁酯时,pH选择1.8-2.0,从乙酸丁酯反萃到水相时,pH选择6.8-7.4。发酵滤液与乙酸丁酯的体积比为1.5-2.1,即一次浓缩倍数为1.5-2.1。为了避免pH波动,采用硫酸盐、碳酸盐缓冲液进行反萃。发酵液与溶剂比例为3-4。几次萃取后,浓缩10倍,浓度几乎达到结晶要求。萃取总收率在85%左右。萃取操作过程中,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参考答案:萃取过程中,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丁醇。

问答题

工业中生产青霉素最重要的步骤是萃取。通常用乙酸丁酯或戊酯,萃取2-3次。从发酵液萃取到乙酸丁酯时,pH选择1.8-2.0,从乙酸丁酯反萃到水相时,pH选择6.8-7.4。发酵滤液与乙酸丁酯的体积比为1.5-2.1,即一次浓缩倍数为1.5-2.1。为了避免pH波动,采用硫酸盐、碳酸盐缓冲液进行反萃。发酵液与溶剂比例为3-4。几次萃取后,浓缩10倍,浓度几乎达到结晶要求。萃取总收率在85%左右。材料中萃取的溶剂选择乙酸丁酯,请问在液液萃取过程中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液液萃取中,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①分配系数越大越好;②选择性系数大于1的溶剂;③料液与萃取溶剂的互溶度越小越好;④毒性小...

问答题

简述盐析法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盐析的优点:①室温下沉淀物在硫酸铵盐溶液中长时间放置不会变质,且无机盐不易是蛋白质变性失活;②非蛋白的杂质很少被夹带沉淀...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