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与责任同行——冠礼
①中国人自古就重视成人这个问题,并×惯通过一套完整的礼仪活动,实现对成人身份的确认,这就是成年礼,古时称为冠礼。
②上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冠礼的历史非常早。先秦礼仪文献《仪礼》中就有《士冠礼》篇,对冠礼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记载;同时,另外一部礼仪文献《礼记》中还有专门的《冠义》篇,阐明了冠礼的文化内涵,足见当时社会对冠礼的重视程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冠礼经历了跌宕起伏,但人们对冠礼的认知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那就是冠礼具有“责成人之道”的重要价值。
③举行冠礼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儒家认为,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能力不同,需要学x的东西也不同:如6岁学x书目和四方之名;8岁学x礼让、廉耻;10岁就要离开家庭,向老师学×文字和侍奉长者的礼仪…..这样,到了20岁,才有了充足的文化基础和能力,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礼记·曲礼》中规定“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时要为他举行成年礼。
④那么,古人是如何举行冠礼的呢?
⑤冠礼蕴含丰富,“三加冠”是冠礼的核心仪式。首加缁布冠,教育年轻人不要忘记祖辈创业艰辛。在三种冠中,缁布冠地位最低,代表治人的资格,给孩子戴上缁布冠,主要是希望他从此抛弃幼稚童心,谨慎地修养成人之德。缁布冠之后,还要再加皮弁。皮弁是用白色鹿皮缝制的,与朝服配套使用,代表着武力、军事,希望加冠者从此以后保持成人的威仪而不懈怠,继续修养自己的德行。第三次加冠是加爵弁,爵通“雀”,在祭祀等重要场合佩戴。经过缁布冠、皮弁、爵弁三次加冠,冠服也越来越尊贵,这次赋予加冠者新的身份和责任,希望加冠者在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
⑥加冠之后还要命字。古时,出生时由父亲取名,举行冠礼时,再由正宾取一个表字。在社会交往中,名与字使用的场合不同,只有长辈对晚辈或是尊者对卑者才能直呼其名,平辈之间、晚辈对长辈要称字,表示尊敬。
⑦冠礼的意义,除了在仪式上通过三加冠、命字的方式赋予加冠者新的身份外,还要求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礼记·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一个人只有注重自己的“容体”“颜色”“辞令”,才能真正理解“礼”的意义,才能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⑧虽然《仪礼》《礼记》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现在不再举行传统冠礼,但是成人仪式还广泛存在,冠礼赋予年轻人“成人之道”的价值意蕴,依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文章有删改)
问题:

参考答案:

传统冠礼饱含着深刻的伦理意蕴、道德追求与责任担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家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家文化与礼文化融合的结晶,有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吸纳借鉴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①助冠服使受冠者明确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加冠过程中,受冠者通过穿戴具有不同意义和功能的冠服,明确其作为成人开始享有治人、参政、祭祀等权利和义务,使其对自身社会角色获得更为明晰的认知。
②借助冠辞教导受冠者不断砥砺自己。初加时祝辞要求受冠者放弃幼年孩子气的行为,以成年人的道德准则来砥砺自己的德行。再加的祝辞告诫其成年人的气质是端庄威仪,内在善良温和,凡事以礼行之,希望受冠者能始终以此为准绳来要求自己。三加的祝辞嘱:告受冠者已经成人,要以成人的礼仪标准来约束自己。
③冠礼中借助冠服仪式,构建一种儒家倡导的理想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宋代以来世风浇薄,民间胡服盛行,车服多僭越而禁之不绝,道学家们对此无不感到痛心疾首。朱熹则批评“今衣服无章,上下混淆”(《家礼》),以致华夷不辨,尤需加以整顿。
因此,当下我们应该借鉴传统冠礼仪式和教化方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角色认知,培育礼仪文明素养。另一方面,承故拓新,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中的积极内容,使之成为涵养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丰厚滋养。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与责任同行——冠礼
①中国人自古就重视成人这个问题,并×惯通过一套完整的礼仪活动,实现对成人身份的确认,这就是成年礼,古时称为冠礼。
②上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冠礼的历史非常早。先秦礼仪文献《仪礼》中就有《士冠礼》篇,对冠礼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记载;同时,另外一部礼仪文献《礼记》中还有专门的《冠义》篇,阐明了冠礼的文化内涵,足见当时社会对冠礼的重视程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冠礼经历了跌宕起伏,但人们对冠礼的认知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那就是冠礼具有“责成人之道”的重要价值。
③举行冠礼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儒家认为,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能力不同,需要学x的东西也不同:如6岁学x书目和四方之名;8岁学x礼让、廉耻;10岁就要离开家庭,向老师学×文字和侍奉长者的礼仪…..这样,到了20岁,才有了充足的文化基础和能力,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礼记·曲礼》中规定“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时要为他举行成年礼。
④那么,古人是如何举行冠礼的呢?
⑤冠礼蕴含丰富,“三加冠”是冠礼的核心仪式。首加缁布冠,教育年轻人不要忘记祖辈创业艰辛。在三种冠中,缁布冠地位最低,代表治人的资格,给孩子戴上缁布冠,主要是希望他从此抛弃幼稚童心,谨慎地修养成人之德。缁布冠之后,还要再加皮弁。皮弁是用白色鹿皮缝制的,与朝服配套使用,代表着武力、军事,希望加冠者从此以后保持成人的威仪而不懈怠,继续修养自己的德行。第三次加冠是加爵弁,爵通“雀”,在祭祀等重要场合佩戴。经过缁布冠、皮弁、爵弁三次加冠,冠服也越来越尊贵,这次赋予加冠者新的身份和责任,希望加冠者在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
⑥加冠之后还要命字。古时,出生时由父亲取名,举行冠礼时,再由正宾取一个表字。在社会交往中,名与字使用的场合不同,只有长辈对晚辈或是尊者对卑者才能直呼其名,平辈之间、晚辈对长辈要称字,表示尊敬。
⑦冠礼的意义,除了在仪式上通过三加冠、命字的方式赋予加冠者新的身份外,还要求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礼记·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一个人只有注重自己的“容体”“颜色”“辞令”,才能真正理解“礼”的意义,才能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⑧虽然《仪礼》《礼记》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现在不再举行传统冠礼,但是成人仪式还广泛存在,冠礼赋予年轻人“成人之道”的价值意蕴,依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文章有删改)
问题:

什么是冠礼?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冠礼,是我国古代的成年礼,标志着男女由少年迈入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主持者一般为受冠者的父亲。加冠前通过占卜确定冠日,随后...

问答题

老师让学生们续编大灰狼的那个故事,强强的想象力特别好,他讲的故事绘声绘色,但是他在讲到最后的时候,他讲小动物们都打败了大灰狼,然后把大灰狼的头砍下来了,后来让大家都觉得非常的害怕,琪琪还害怕的哭了起来。老师就把琪琪把他抱在怀里,然后说老师在这儿呢,别害怕。后来老师就开展了一个特别愉快的游戏。
再后来周老师就给大家读绘本,读《你看起来很好吃》。老师让大家积极的去说自己喜欢这个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学生们都说喜欢谁谁谁,然后因为他很有爱心,很善良。
后来老师就赶紧说,我们要去做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要爱护和保护小动物,不能伤害他们。

请根据材料,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来评析周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材料中周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教室职业道德相关要求。(1)关爱学生,要求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

问答题

在自由活动的时间,凡凡和瑶瑶他们两个选择了去做手工,做项链。金老师为他们提供了材料,并且给了他们制作的步骤。凡凡是按照制作步骤开始制作的,但是瑶瑶却不是按照步骤制作的,凡凡跟老师说,老师,你看他跟我做的不一样,做的是不对的。老师听见之后过来找瑶瑶说。哦,你做的不一样吗?那一会儿等你做完,我们看看你做的什么样。然后瑶瑶特别自信的说,等着看吧你们。后来瑶瑶做完了,他做的项链是根据他妈妈带的项链做的,然后他的做完之后,金老师展示了他的项链,并且给他表扬了,他说他观察的很认真仔细。在班儿上展示了他的作品,后来小朋友们也纷纷的夸赞他,后来老师让瑶瑶去上台讲了他的创作的意图。老师又把其他幼儿的作品一一的给大家来进行了点评。课后老师去积极的整理了这次的经验,然后反思不足进行了改进,然后用于以后撰写论文和做课程研究。请依据材料,用教师观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该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的相关要求。①教师观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

单项选择题

A.“木制品”和“家具”
B.“鲸鱼”和“海鱼”
C.“豆制品”和“大豆”
D.“河虾”和“河蟹”

单项选择题

A.“插入”→“图片”按钮
B.“插入”→“板式”按钮
C.“插入”→“表格”按钮
D.“插入”→“图表”按钮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