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正确使用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胜(中山靖王刘胜)为人乐酒好内(喜好女色),有子百二十余人。常与赵王彭祖相非曰:“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御乐声色。”赵王亦非曰:“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班固《汉书》
材料二

材料三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金缕玉衣,也就是诸侯王墓出现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殓服——金缕玉衣,由此,得出“地方权力威胁到中央权力”的结论。——王凤杰、刘航《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二重证据法”之可行性分析》
材料四
卢兆荫先生指出“在文献方面,《汉书》中只见‘玉衣’‘玉柙’,未见关于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的记载。根据卫宏《汉旧仪》载,不仅皇帝的‘玉襦’‘玉柙’(按即‘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王侯的‘玉匣’(按即‘玉衣’)也是‘缀以黄金缕为之’”。他根据考古发现,认为东汉时期才形成严格的玉衣分级使用制度。此外,考古发现的西汉中晚期诸侯王及王后墓中,出土了许多金缕玉衣残片,可见在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诸侯王也是可以使用金缕玉衣入葬的。因此,刘胜所处的西汉中期并未形成严格的玉衣使用等级制度,其死后使用“金缕玉衣”并不违制,因而不能说明“地方权力威胁到中央权力”。——摘编自佚名、杨一凡《浅析“金缕玉衣”在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互证,能够证明西汉时期存在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理由是什么?

答案:根据“为人乐酒好内(喜好女色),有子百二十余人”“中山王但奢淫”以及金缕玉衣的材质及做成人形的样子,能够证明西汉时期存在...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