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风味物质: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微量成分总量不超过2%,但十分重要,是白酒呈香呈味、形成白酒特有风味(风格),决定白酒品质、档次和价值的物质。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有130多种,主要有高级醇(三个碳以上的醇类)、酯、有机酸、醛、酮和少量的含硫有机化合物。
酒的香型及代表酒种和风味物质:
(1)酱香型: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郎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一般酒度53°。香味物质是高沸点的羰基、酚类化合物;高沸点羰其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如4-乙基愈疮木酚、香兰醛和4-乙基酚(4-EP)等,有机酸类、酯类、醇类等为助香成分。
(2)浓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宜宾五粮液、绵竹剑南春、成都全兴、安徽古井贡酒、江苏双沟、洋河大曲、沱牌曲酒等酒为代表,亦称“泸型”一般酒度为60°;其主体香味物质为已酸乙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有机酸类、高级醇及醛类等为助香成分。
(3)清香型: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一般酒度为65°。香味物质为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还含有较多的高级醇、乙酸及双乙酰等,并含极少量的己酸乙酯。
(4)凤香型: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亦称“凤型”,香味物质以乙酸乙酯和已酸乙酯为主。
(5)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亦称“蜜香型”,其香味物质主要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及适量β-苯乙醇,其他微量成分为助香成分。
(6)药香型:以贵州董酒为代表。
(7)芝麻香型:以山东“景芝神酿酒”为代表。特点:3—甲硫基丙醇是芝麻香型白酒的特征性组分,而一定量的己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则与本香型特征具有相关性。
(8)兼香型:
①酱中带浓型,表现为芳香,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味爽净悠长,以湖北白云边酒为代表。
②浓中带香型,主要表现在浓香带酱香,诸味协调,口味细腻,余味爽净,以黑龙江的玉泉酒为代表。
(9)特香型:以江西“四特酒”为代表。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富含复合香气,香味谐调,余味悠长。
(10)豉香型:以广东佛山“玉冰烧酒”为代表,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半固态液态糖化边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11)衡水老白干香型:以河北衡水“衡水老白干”为代表。酒色清澈透明,醇香清雅,甘冽丰柔,回味悠长。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糖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糖化过程都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糖化过程中要梯度升温?糖化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基本概念:糖化是指利用麦芽本身所含有的各种水解酶(或外加酶制剂),在适宜的条件(温度、pH值、时间等)下,将麦芽和辅助原...

问答题

葡萄酒按含糖量如何分类?

参考答案:1.干葡萄酒:含糖量低于4g/L,品尝不出甜味,具有洁净、幽雅、香气和谐的果香和酒香。因酒的色泽不同又可分为干白、干红、...

问答题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加入SO2对葡萄酒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作为保护剂添加到葡萄酒中,有杀死葡萄皮表面杂菌的作用。(2)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酒液的天然水果特性同时防止酒液老化...

问答题

葡萄酒按酿造方法如何分类?

参考答案:(1)天然葡萄酒完全由葡萄汁发酵而成,不添加糖分和酒精。(2)加强葡萄酒发酵成原酒后用添加白兰地或脱臭酒精的方法来提高酒...

问答题

啤酒对包装容器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⑴耐压: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包装熟啤酒的容器应承受1.76MPa以上的压力,包装生啤酒的容器应承受0.294MPa以上的压...

问答题

什么是啤酒的喷涌现象?产生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喷涌现象:啤酒在启盖减压后,有时会发生不正常的窜沫现象,一瓶啤酒会窜出多半瓶,这是啤酒的一种病害,称为喷涌。原因:用发霉...

问答题

为什么选择大麦作为啤酒主要原料?

参考答案:(1)大麦之所以用做酿造啤酒,是由于其化学成分适合酿制啤酒;(2)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水解酶类;(3)其种植遍及全球;(...

问答题

啤酒过滤的目的与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目的:(1)去除悬浮物,改善啤酒的外观;(2)提高啤酒的胶体稳定性;(3)提高生物稳定性。要求:(1)过滤能力大;(2)...

问答题

麦汁煮沸定型后为什么要立即冷却处理?

参考答案:1.冷却的目的与要求麦汁煮沸定型后,必须立即冷却处理,目的是:(1)降低麦汁温度,使之达到适合酵母发酵的温度;(2)使麦...

问答题

影响双乙酰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菌种还原能力:强壮>幼、衰老、营养不良、代数多者;②麦汁成分中AA的种类和含量:α-氨基N↓或V...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