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⑴岔心两端的定位柱距岔心的距离符合设计规定。
⑵在开口方向第一个道岔柱处两接触线等高,第二个道岔柱处侧线导高比正线抬高90-130mm,第三个道岔柱处侧线导高比正线抬高500mm。
⑶腕臂顺线路偏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mm。 
⑷两承力索交叉点处间距不应小于60mm。
⑸拉出值、导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拉出值允许偏差为±20mm,导高允许偏差为5mm。
⑹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水平投影600~1050mm 范围为始触区。始触区不允许安装除吊弦线夹以外的任何线夹类金具。
⑺交叉吊弦应安装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550mm---600mm 的范围内,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m。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始触区反侧)不大于6~8m。
⑻交叉吊弦的安装顺序应保证,即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吊弦为侧线承力索与正线接触线间的吊弦。
⑼交叉吊弦的承力索端采用滑动吊弦线夹时,绝缘垫块必须安装正确,保证滑动灵活;交叉吊弦接触线端的吊弦线夹螺栓及导流环应朝向远离另一支导线的方向,线夹倾斜角最大不得超过15度。
⑽接触线正线导线高度为正常导高。两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1320mm处,非支抬高20mm;两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120mm处,非支抬高120mm。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交叉线岔始触区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在始触区至接触线交叉点处,正线和侧线接触线应位于受电弓的同一侧。对于宽1950mm的受电弓,在距受电弓中心600~105...

问答题

交叉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安全值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10-3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30mm。当一支为非工作支...

问答题

交叉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2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

问答题

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维护技术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⑴腕臂随温度变化顺线路的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⑵五跨关节中间跨为过渡跨,过渡跨两接触线等高处导线高度...

问答题

中心锚结维护技术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⑴正线、站线、联络线一般采用两跨式防断中心锚结。中心锚结安装位置、形式、采用的线材及连接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⑵接...

问答题

简述硬横跨维护技术标准。

参考答案:⑴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100mm。⑵硬横梁应呈水平状态,允许向上微拱,铰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

问答题

软横跨各部位几何尺寸技术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⑴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的电分段绝缘子串应在同一垂直面内。位于站台沿上方绝缘子带电裙边应尽量与站台对齐,股道间横向电...

问答题

软横跨螺栓等连接器件技术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软横跨应垂直于正线,各部螺栓、垫片、弹簧垫圈应齐全,螺栓紧固,各杵头杆螺纹外露长度应为20-80mm,调整螺栓的螺杆外露...

问答题

简述软横跨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距离规定。

参考答案: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

问答题

简述软横跨直吊线技术维护状态。

参考答案:软横跨直吊线应保持铅垂状态,吊线呈拉紧状态,上端永久固定,无松驰,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在最短吊线处距离为400-600...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