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古代复仇者的结局要么是依法裁决的“死”,要么是被统治者宽赦、社会舆论支持后的“生”,复仇将情理法的冲突体现得淋漓尽致。法治社会里,对复仇的违法性毋庸置疑,但是复仇体现的情理法冲突仍困扰着法治建设。“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血亲复仇,原本是人类的一项权利,也是义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很长一个时期,这种复仇权利仍然为一般社会成员所享有。随着国家作用的扩大和地缘政治的强化,生杀之权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国家,复仇权也逐渐受到种种限制。《周礼》主张区别不同的杀人行为而给以区别对待,“凡杀人而义者,不同国,令勿仇。仇之则死。”《春秋公羊传》则进一步明确:“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母被他人所杀,子女若不能为其复仇而苟且偷生,则于情于理不容,不孝之名难以摆脱;但若复仇杀人,则势必引起反复仇杀,导致社会混乱,危及国家政权,同时也会直接侵损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权。在中国这样一个极端重视宗法伦理的国度里,国家法律对私人复仇从认可、允许,到限制、禁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直到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相对健全完备的唐代,社会对于禁止复仇一事仍然久议不决。唐朝统治者本有强化国家统一司法权的总体设想,试图较大幅度地加强法律的强制性,禁止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国家司法权的民间复仇行为,但这一点又与唐代尚礼法、重伦常的基本国策相悖。于是,从朝廷、官府到民间,围绕着是否允许复仇的问题,一场广泛的讨论展开了,赞同、反对、调和的意见都获得了表达的机会。在法治社会首先应当对情、理、法重新认识;其次,正确看待情理法结合在实现法律体系本土化、保障司法公正以及增强判决执行力中的价值;最后,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要恰当运用情理法。立法中要恰当吸收情理因素,社会变化时法律中的情理因素也应当作相应调整;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发挥情理的作用:结合情理因素进行事实认定;灵活运用情理,发挥调解制度的优势;法律缺位时使用情理弥补;司法应结合情理实现法律目的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试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同盟会,这就是国民党的前身。在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

问答题

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斗争的实质。

参考答案:第一、清末礼法之争对法学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第一次使得国学与西式的法学对垒。尤其是法理派所提出的用法理原则和以此改革中国...

问答题

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1.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

问答题

简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

参考答案: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先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救国救民、在研究中外宪法的基础上,而创立的一种综合性...

问答题

简述沈家本“会通中外”的法律思想的主张。

参考答案:(1)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他认为实行资产阶级的法治主义,“举全国之精神,胥贯注于法律之内”,就...

名词解释

“三民主义”

参考答案: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总称,是孙中山为了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

名词解释

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参考答案:这是清末官吏、法学家沈家本的法学思想,他认为有了好的法律,还要有好的执法之人,才能推行资产阶级法治。他提出了具体培养法律...

名词解释

“托古改制”

参考答案:这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

名词解释

《资政新篇》

参考答案:《资政新篇》是洪仁轩的主要著作,是他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结晶,其显著特点是打上了资本主义的烙印,带有民主与科学的因素...

名词解释

“因势变法”

参考答案:魏源声称:“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只有彻底地对社会加以变革,顺乎民情,以“便民&rd...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