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X 纠错

参考答案:陆九渊指彻底反省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之心。他提出“心即理也”,认为一切道德准则均根源于本心,强调“只自立心”,“明得此理(即本心)即是主宰”(《与曾宅之》)。还提出“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象山先生语录》)。明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道南指觉

参考答案:在修养工夫方面,杨时十分重视未发的体验,强调静的方法,认为在一种特殊宁静的状态下进行内向的直觉体验,以体验道心,并保持之...

名词解释

以觉言仁

参考答案:谢良佐认为,从本体上讲,仁表示宇宙间生生不已的本性,从伦理意义上讲,仁表示意识的一种境界和状态,即“觉&rd...

名词解释

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参考答案:程颐分别了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他说:“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

名词解释

二程之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知至便意诚,若有知而不诚者,皆知未至尔。”大...

名词解释

主一之为敬

参考答案:在讲修养工夫时,程颐常用《周易•乾•文言》中的“闲邪”这个词。闲邪的意思就是防范邪恶、消除妄念。...

名词解释

养心正志

参考答案:二程提出的一种精神修炼方法。他们认为“气有善有不善,性则无不善也。人之所以不知善者,气昏而塞之耳。&rdqu...

名词解释

显微无间

参考答案:显,明显,显著;微,幽隐、微妙。意谓显著的事物和幽隐的事物之间联系不可分。程颐《易传序》:“至微者理也,至著...

名词解释

定性

参考答案:即定心,指不分物我,内外两忘的境界。程颢《答横渠先生定性书》:“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此贤者虑...

名词解释

识仁

参考答案:二程认为“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理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名词解释

性即理也

参考答案:程颐提出性即理也,“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之付与之谓命,禀之在我之谓性,见...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