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X 纠错

参考答案:

战国时告子首先提出的人性论观点。《孟子•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也。”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还以杞柳为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北宋王安石以情论性,认为情是可善可恶的,而性则是无善无恶的。“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王守仁也认为性无善无恶,“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始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还提出“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恶,是谓至善。”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气禀

参考答案:人生来对气的禀受。《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论衡...

名词解释

五行生胜说

参考答案:战国后期,通过讲春秋末期的五行相胜说与战国初期的五行相生说结合,形成了具有较为完整形态的五行生胜说。邹衍是五行生胜说的代...

名词解释

五行相生说

参考答案: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又意识到五行相胜说的不足。孙武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提出五行毋常胜。这样就否定了五行之间单一的制约关系...

名词解释

物生有两

参考答案: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

名词解释

五行相胜说

参考答案:春秋时期,五行相杂说向五行相胜说转化。晋太史史墨说:“火胜金,故弗克。”“水胜火,伐...

名词解释

五行相杂说

参考答案:西周末期太史史伯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句话表达了单一的东西不可能组成大千世...

名词解释

和同

参考答案: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国...

名词解释

《尚书•洪范》五行说

参考答案:《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

名词解释

太易

参考答案:宇宙形成过程中“未见气之前”的阶段。与《易传》中的太极,《老子》中的“浑成”含义相近。《列子•天瑞》篇:“夫...

名词解释

太初

参考答案: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