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烧制出了真正的瓷器。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到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进入发展兴盛时期,商代出现的原始瓷器,最早是郑州二里冈时期的。
郑州商代中期的居住遗址和墓葬中也有发现。湖北黄陂盘龙城的商代中期墓葬中也出土原始瓷器,胎呈白或灰白色,用氧化铝含量高和氧化铁含量低的瓷土制成,釉是石灰釉,呈青或青绿色,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商代晚期的原始瓷器在河南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河北藁城,山东济南大辛庄、益都及江西清江吴城等地均有发现。原始瓷器选料不精,工艺简陋,釉层厚薄不匀,且易剥落,釉色青黄或黄褐,与真正的瓷器尚有距离。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器发现较普遍,如北京琉璃河,河南洛阳,陕西长安、宝鸡,甘肃灵台,安徽屯溪,江苏句容等地均有发现,比商代的原始瓷器有了较大发展。
东汉时期,由于对制瓷原料的精选,对胎釉配方、成型工具和窑炉结构进行了改进,烧造技术大大提高,出现了符合瓷器标准的青釉瓷器。浙江上虞县上浦小仙坛东汉晚期龙窑窑址内出土斜方格纹青瓷罍,胎釉结合紧密,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因而青釉色泽纯正,少见开片,釉层较原始瓷增厚,透明而有光泽,没有流釉现象。东汉时期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时期也能烧造黑釉瓷,与青瓷同窑烧造,只是黑釉瓷的胎釉质量及工艺都不如青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制瓷工艺有了很大进步,主要生产青釉瓷器。以浙江越窑的青瓷质量最高,胎呈灰白色,质地致密,釉色均匀。江苏宜兴的均山窑、浙江温州的瓯窑和浙江金华的婺州窑所产青瓷,也各有特色。
西晋时婺州窑为了弥补胎质粗糙的缺陷,还应用化妆土。在青釉瓷器上还出现了饰褐色点彩或彩绘的新工艺。东晋时浙江德清窑的黑釉器,色泽光亮,犹如漆器。北朝后期,在北方出现了白釉瓷器,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中出土的白瓷器,釉呈乳浊淡青色,说明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

参考答案:汉承秦制,基本上改变了商周时期的“集中公墓制”,而代之以“独立陵园制”。...

问答题

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 ?

参考答案:中国开始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属于春秋时代,其中多数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地区。战国中期以后,出土的铁...

名词解释

园冶

参考答案:中国明代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著作。明代计成著。计成,此书在造园史和园林美学上有重要地位。现在国内外学术界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

名词解释

炳灵寺石窟

参考答案:中国十六国时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40公里刘家峡水库的大寺沟西岸。窟群包括上寺、下寺和上、下二寺之间的...

名词解释

冯素弗墓

参考答案: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共两座。位于辽宁省北票县。据《晋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北燕国的建造者之一,...

名词解释

牛河梁

参考答案: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宗教祭祀的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地带。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群,出土大型女神塑像和...

名词解释

兴隆洼文化

参考答案: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得名,年代公元6200-5400年间。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西拉...

名词解释

南方古猿

参考答案: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归属于人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颌骨和牙齿都大,脑容量小,直...

名词解释

朱书解除文

参考答案: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字,文字内容多为求福辟邪,属道教思想,应与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有关。...

名词解释

吉州窑

参考答案:始烧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吉安在宋代属于吉州,故名吉州窑。属民窑。吉州窑北宋时主要烧制较为...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