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思想: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2)、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3)、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
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两人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两人的诗,是各有长处的李白和杜甫诗歌的风格不同。用“诗仙”来形容李白,绝对是不足为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样飘逸的文字真可谓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透过“诗圣”杜甫的那些“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愫,也宛然可见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操。李白和杜甫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
李白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在他飘逸隐怨的诗句中,充满了奇特夸张的意象。“百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都迸发出旺盛的激情和个性精神,把读者带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意识流中。而杜甫却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的本质。
从杜甫的“三吏”“三别”和《丽人行》《兵车行》中都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揭示的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并从中体会到作者诗文背后蕴藏的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说,杜甫的诗是大唐盛世背后的苦难缩影,是一本饱含着时间重量的史书。
从诗歌的意象选择与运用来看,李诗的意象特别的富于变幻和具有多色调。这一方面源于李诗意象范围的开放性;另一方面,李白诗歌意象的奇幻色彩还主要地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张和奇特卓异的想象。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以杜甫《兵车行》与《石壕吏》为例,说明杜甫“哀时伤世,忧国忧民”的仁者胸怀。

参考答案: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时代的面貌,特别是反映了他所亲身经历的时代...

问答题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为例,说明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参考答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诗人往往改变现实生活中事物大小、多少、轻重的比例关系,通过形体规模的...

问答题

体会李煜《虞美人》的意境,说明其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此词抒写了作者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其中既有他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他对故...

问答题

结合李贺写作《雁门太守行》的背景,总结出其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本诗描写危城将破时沉重的气氛,以及两军激战的惨烈景象,讴歌宋将誓死报国的决心。

问答题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说明岑参诗歌善用奇喻的特征。

参考答案:本诗歌以“卷地”写风势之狂猛洗汤,以“白草折”显现风力之强劲无比,以“红旗冻不翻”写积雪转眼凝冻成冰,都酣畅琳璃地描绘出...

问答题

简析“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所表达的多重悲伤。

参考答案:此两句说明作者身世遭遇,抒发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万里”地之远也;“...

问答题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李白《将进酒》高度夸张的绝妙笔法。

参考答案:此诗起句如无风海雨逼人,其实胖胖搏,大有九天揽月之概。

问答题

简析王维《山居秋暝》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此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细致入微的刻画出自然事物的动态与静态始终优化。由于诗人观察深刻,晕死独到,所以能巧与地捕捉适于表现他...

问答题

试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参考答案:谢眺受谢灵运的影响,绝大多数作品,清新流丽、没有繁芜的词句和枯燥的玄理,和谢灵的不同这外,就是谢眺的作品多了一份,想象奇...

问答题

试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思想内容上,喜园林自然,而不喜官场,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在艺术上,他重白描,重情真,反对浮夸雕饰,语言质朴无华...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