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和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吻合的——通过两种任务来对应意识或无意识主导的过程,借由实验性分离考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各自特征。主要的方法如下:
(1)人工语法范式是内隐学习最早和最重要的研究范式,是由雷伯(1967)首次提出的。它特点在于:以一套复杂的“语法”规则为核心,作为实验中被试通过内隐学习预期能够习得的知识;而被试是否发生内隐学习,是从分类操作任务的表现来衡量的。
在实验中,记忆组被试首先对限定状态语法生成的字符串进行记忆,然后得知这些字符串的顺序中存在着复杂规则,并要求他们对语法字符串和非语法字符串进行分类。在最初的研究中,雷伯发现被试记忆的字符串越多,对新字符串进行分类就越容易。同时,记忆组被试成绩高于规则发现组(即有意识学习条件)的被试,且记忆组的分类操作水平远远高于其外显言语报告反映的语法知识所能解释的范围,因而限定状态语法的学习是内隐的。人工语法的局限在于:通过语法图产生的字符串总是一次性呈现给被试,难以模拟那些顺序地发生在时间轴线
上,具有方向性的前后关系规则,如自然语言现象。
(2)序列学习范式,在实验中呈现先后顺序上具有规则的刺激模式,并考察被试是否发生对序列规则的内隐学习。序列学习范式的变式众多,其中有三项任务最具典型意义。
A.序列反应时任务,由尼森和比勒姆首创。实验中被试面对四个小灯,在灯亮起后尽快按键反应。灯亮起的顺序符合一定的序列规则。结果随着练习的增多,被试的反应时会逐渐下降;此时若将刺激的序列规则改变为随机序列,那么反应时就会大幅上升;而如果再次将刺激序列变为原先的序列规则,反应时就相应地回到原先较快的水平上。这说明被试的反应时下降是由于习得了序列结构规则使反应得以易化。
B.矩阵扫描任务,是由利维基等设计并提出的。在实验中,屏幕分为四个象限,要求被试检测目标数字在哪个象限出现。每7次试验为一组,每组中前6次试验里,屏幕上只出现目标数字;而在第7次试验中,有35个干扰项目伴随着目标数字一起出现,目标数字的位置包含一定的序列规则。此时的序列规则比序列反应时任务复杂,被试不太可能外显获得规则。但实验结果和序列反应时相近:被试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率稳步而缓慢地提高;大量练习之后,如果改变前几次试验和第7次试验间的推断关系,正确率和反应速度就大幅下降。被试对推断规则知识的获得是矩阵扫描任务操作速度提高的原因,而这些知识无法在意识层面为被试所接近,因而对预测规则的学习是内隐的。
C.序列预测任务,库什那、克雷尔曼斯和雷伯首先将序列预测任务作为内隐学习的测量工具。他们的实验要求被试在观察了顺序呈现的5个项目后,预测第6个项目可能出现的位置。每个项目可能出现的位置有三个,第6个项目出现的位置可以由第2和第4个项目出现的位置推断出来。由于无关项目较多,并且需注意到项目间的特定关系才能准确进行预测,所以序列预测任务所使用的规则也属于复杂规则,不易外显获得。实验发现被试接受多次符合上述规则的预测试验后,预测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但是改变原有的规则后正确率又跌到随机水平,但是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预测正确率也像阶段1中那样稳步上升;让被试在第6个项目位置随机的条件下进行972次预测试验,预测正确率却始终维持在随机水平。这说明被试对预测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可见,被试对序列结构的习得是内隐的。
(3)复杂系统控制范式,最先由布罗德本特引入内隐学习领域。他要求被试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改变两辆车之间的始发间隔时间和停车费来控制每辆车的乘车人数和空的车位数。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基于两个公式。实验中被试的外显知识是由一系列选择题测得。结果发现,尽管被试操纵系统的能力在逐渐改善,但是被试回答选择题的能力却没有改善。所以,被试在进行此类复杂系统控制时,他们的知识获得是内隐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此后,拜瑞和布罗德本特和设计了两个类似的复杂系统控制任务:糖生产任务和人际交互任务,被试也表现出内隐学习。
(4)信号检测范式,它考虑的仍然是内隐学习测验中常用的分类操作任务,其操作在形式上类似于信号和噪音的辨别任务,只不过这种分辨在内容上是要把符合规则的刺激与不符合规则的刺激分开。传统的反应指标——正确率可以反映被试内隐学习的效果,但是信号检测论的引入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将分辨力指标与反应倾向指标区分开,或许能为内隐学习效果的度量提供更有效的尺度。以往信号检测论常常用于再认实验,也在内隐记忆的研究中得到应用,现在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内隐学习领域,有可能为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提供一个交汇点。β受被试情绪、动机、意志、态度、利害得失等因素影响,β值的稳定性验证了内隐学习是一个不受诸如动机、意志等意识因素的干扰的学习过程,在内隐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波动甚微,相当稳定。
综上,内隐学习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别注重对不同规则、在不同情境下的内隐学习的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基本上还是处于任务分离逻辑的阶段。而加工分离在内隐学习研究中的尝试,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方法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核对清单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的八大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核对清单法要求读者带着自己的问题来阅读心理学论文,将自己的思考与作者的论述进行核对,以发现自己与作者之间的不同,并能够尽...

问答题

如今的高架道路通常都有速度限制,这一速度限制和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息息相关,将高架道路的速限设置为多少才是比较合适的呢?请对此作出解释,并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

参考答案:现在的车辆性能越来越好,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的有很多,但是在现在城市拥挤的交通道路情况下,高速行驶,一旦意外,将是十...

问答题

在大型的演讲之前,支持人通常总要对演讲者进行一番介绍,试解释这种介绍的作用。

参考答案:演讲,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个说服过程。说服,即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劝说者预定方向的活动。霍夫兰...

问答题

“电脑总有一天会取代人脑”,你对此观点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是一种强人工智能的观点,即要求电脑和人脑在两方面做到匹配:(1)硬件匹配,人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机模拟...

问答题

由于遇到市场变化的威胁,某公司的领导人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但却遇到了一个两难选择:
方案1:执行该方案可以保存一个工厂,保留2000名雇员。
方案2:执行该方案有1/3的概率可以保留全部的3个工厂和6000名雇员,但是2/3的概率是全部工厂倒闭,全部的6000名雇员全部失业。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领导,会选择哪个方案?是否与卡内曼的回避损失原则一致?为什么?

参考答案:按照期望效用理论,方案1可以100%保存2000名员工,所以其保存工人的期望效用值2000个工人,损失工人的期望效应值是...

问答题

假设有两家公司(1和2)提供了两份工作,初始工资相同,在公司1工作第一年工资增长20%的机会是50%,在公司2工作一年工资增长10%的机会是90%,你会选择哪一家?请问:如果按照期望效用理论,你会选择哪一家?两种是否一致,为什么?

参考答案:期望效用理论认为:决策者一般选择期望效用值最大的那项备择方案。期望效用值可以用备择方案的结果发生概率与该备择方案的效用值...

问答题

当看到远处有一个人慢慢地在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可能会运用哪些线索来判断这个人离我们的远近?

参考答案:第一,单眼线索:(1)适应:当此人离我们10米以内时,眼睛的适应状态可以作为估计此人距离的线索,即看远物时晶状体较扁平,...

问答题

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程序是使用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的字,如用蓝色写成的“红”字,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跨通道间是否也存在着Stroop效应。

参考答案:实验中,同时以听觉形式呈现一个词(如“红”),和以视觉形式呈现一个色块(如绿色),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如果与中性...

问答题

测定飞行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强度,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进行测量?请简述其测量过程。

参考答案:对于具有飞行恐惧症的患者,一般不可能在实际的飞行中,去测量其恐惧情绪的强度,因为一旦在实际的飞行中,很难及时处理过度的恐...

问答题

为了测定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个体空间,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面积为10米×l0米及20米×20米左右大小的空教室(或大厅)实施实验,准备一把量程大于2米的米尺。实验由3人进行,一人做主试,一人做被试,一人做记录员。主试和被试之间一定要不相识。但是他们和记录员之间都是相识的。整个实验由记录员主持。实验前由记录员告诉被试:“当主试在某一方向的5米处向你慢慢走近,在你觉得不能容忍时,就叫‘站住’。”并对主试说:“你听到‘站住’即停下。”记录员在记录纸上记下主试离被试的距离。写出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出现的额外变量。

参考答案:测试时空间的大小,有两个水平10米×10米和20米×20米。因变量为被试喊停时主试和被试间的距离,即被试在某一方向上个人...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