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这是指对进口商品除征收正常进口税外,再加征进口附加税。最常见的附加税有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两种。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定义并说明以下概念: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参考答案:进口税是指进口货物通过关境时,由海关向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商品输往国外时,由本国出口商向出口地海关交纳的...

问答题

普惠制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普惠制的三个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问答题

什么是关税,目前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关税是海关对进口商品在经过关境时所征收的一种税。目前,征收关税的用于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逐渐减弱,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

问答题

结合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稀缺性说明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谁做出上述决策等三个问题。

参考答案:(1)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生产某种产品意味着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经济中是根据什么决定生产这种而不是那种产品的呢?(2)怎样...

问答题

给出稀缺规律的定义,并解释其两重含义。

参考答案:稀缺规律就是: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它具有两重意义:(1)这种稀缺是...

问答题

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20世纪50—60年代,是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欧洲,失业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在3%的水平。美国的失业率也低于5%。 随着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欧美的失业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80年代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呈现下降的均势,保持在5.5%左右,如果按“自然失业率”的假定,几乎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到了9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从1992年的7.4%逐步降低到1997年9月的4.9%,欧盟各国的情况却相反,80年代失业率除少数年份外,一直居高不下。进入90年代后,更是不断上升。1990年欧盟成员国平均失业率为8.1%,1994年上升到11.2%,1995年和1996年略为下降,但也10.8%和10.9%。其中意大利和法国高达12.5%左右,西班牙甚至高达21.6%。英国的失业率从1994年的9.9%降低到1997年的5.7%。德国的失业率由1992年6%上升到1997年的12%。 
美国和西欧的就业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比较充分的,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主要通过工资浮动。一方面,美国工会的力量并不强大,在劳资双方就工资水平的谈判中,工人的力量往往比较弱,另一方面,美国的失业保障的享受条件比西欧要苛刻,享受的数额和时间长度比西欧要低。在这种体制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美国的就业并没有下降,但是有相当多人的工资是下降的,工资差距拉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西欧的情况与美国相反。失业保障制度使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得到一个最低收入的保证。这种失业保障制度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来维持,结果是雇主雇用工人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少雇用工人,或者用电脑代替人工,或者把资金投到发展中国家,缩小本国的生产规模。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工会力量比较强大,企业一旦雇用了劳动力就不能随意解雇,所以他们对增雇职工都持谨慎态度。
另外,良好的失业保障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使得失业对于劳动力来说损失并不太大,从而造成一些人宁愿长期失业。 美国和西欧的失业状况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背景都是技术进步造成的非技能劳动者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使生产部门对非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不断下降。在西欧,由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下降受到政府管制(最低工资的界限定得较高),不能随企业对他们的需求下降而下降,结果只能是失业人数的增加。在美国,由于政府对工资的管制比较松,随着企业对非技能劳动者需求的下降,工资也随之下降.非技能劳动者工资的下降虽然保证了就业人数不减少,但是却使贫困人数增加.由于欧盟以往对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和科研体制相对落后,不仅使欧盟高科技产业相对落后,更使经济复苏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低不仅难以扩大就业,而且还使欧盟总的就业岗位数减少厂450万个,致使失业人数近年来始终高达1800万人左右。

简述失业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参考答案:失业问题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会使社会和个人都蒙受损失,这可以从失业引起产出的减少和失业产生的社会后果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问答题

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20世纪50—60年代,是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欧洲,失业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在3%的水平。美国的失业率也低于5%。 随着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欧美的失业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80年代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呈现下降的均势,保持在5.5%左右,如果按“自然失业率”的假定,几乎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到了9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从1992年的7.4%逐步降低到1997年9月的4.9%,欧盟各国的情况却相反,80年代失业率除少数年份外,一直居高不下。进入90年代后,更是不断上升。1990年欧盟成员国平均失业率为8.1%,1994年上升到11.2%,1995年和1996年略为下降,但也10.8%和10.9%。其中意大利和法国高达12.5%左右,西班牙甚至高达21.6%。英国的失业率从1994年的9.9%降低到1997年的5.7%。德国的失业率由1992年6%上升到1997年的12%。 
美国和西欧的就业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比较充分的,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主要通过工资浮动。一方面,美国工会的力量并不强大,在劳资双方就工资水平的谈判中,工人的力量往往比较弱,另一方面,美国的失业保障的享受条件比西欧要苛刻,享受的数额和时间长度比西欧要低。在这种体制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美国的就业并没有下降,但是有相当多人的工资是下降的,工资差距拉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西欧的情况与美国相反。失业保障制度使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得到一个最低收入的保证。这种失业保障制度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来维持,结果是雇主雇用工人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少雇用工人,或者用电脑代替人工,或者把资金投到发展中国家,缩小本国的生产规模。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工会力量比较强大,企业一旦雇用了劳动力就不能随意解雇,所以他们对增雇职工都持谨慎态度。
另外,良好的失业保障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使得失业对于劳动力来说损失并不太大,从而造成一些人宁愿长期失业。 美国和西欧的失业状况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背景都是技术进步造成的非技能劳动者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使生产部门对非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不断下降。在西欧,由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下降受到政府管制(最低工资的界限定得较高),不能随企业对他们的需求下降而下降,结果只能是失业人数的增加。在美国,由于政府对工资的管制比较松,随着企业对非技能劳动者需求的下降,工资也随之下降.非技能劳动者工资的下降虽然保证了就业人数不减少,但是却使贫困人数增加.由于欧盟以往对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和科研体制相对落后,不仅使欧盟高科技产业相对落后,更使经济复苏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低不仅难以扩大就业,而且还使欧盟总的就业岗位数减少厂450万个,致使失业人数近年来始终高达1800万人左右。

90年代,引起美国和西欧失业的微观基础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要更深入地分析失业的原因,就要探究导致失业这一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是什么。美国与西欧各国的失业状况之所以出现反差.主...

问答题

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20世纪50—60年代,是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欧洲,失业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在3%的水平。美国的失业率也低于5%。 随着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欧美的失业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80年代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呈现下降的均势,保持在5.5%左右,如果按“自然失业率”的假定,几乎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到了9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从1992年的7.4%逐步降低到1997年9月的4.9%,欧盟各国的情况却相反,80年代失业率除少数年份外,一直居高不下。进入90年代后,更是不断上升。1990年欧盟成员国平均失业率为8.1%,1994年上升到11.2%,1995年和1996年略为下降,但也10.8%和10.9%。其中意大利和法国高达12.5%左右,西班牙甚至高达21.6%。英国的失业率从1994年的9.9%降低到1997年的5.7%。德国的失业率由1992年6%上升到1997年的12%。 
美国和西欧的就业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比较充分的,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主要通过工资浮动。一方面,美国工会的力量并不强大,在劳资双方就工资水平的谈判中,工人的力量往往比较弱,另一方面,美国的失业保障的享受条件比西欧要苛刻,享受的数额和时间长度比西欧要低。在这种体制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美国的就业并没有下降,但是有相当多人的工资是下降的,工资差距拉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西欧的情况与美国相反。失业保障制度使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得到一个最低收入的保证。这种失业保障制度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来维持,结果是雇主雇用工人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少雇用工人,或者用电脑代替人工,或者把资金投到发展中国家,缩小本国的生产规模。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工会力量比较强大,企业一旦雇用了劳动力就不能随意解雇,所以他们对增雇职工都持谨慎态度。
另外,良好的失业保障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使得失业对于劳动力来说损失并不太大,从而造成一些人宁愿长期失业。 美国和西欧的失业状况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背景都是技术进步造成的非技能劳动者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使生产部门对非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不断下降。在西欧,由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下降受到政府管制(最低工资的界限定得较高),不能随企业对他们的需求下降而下降,结果只能是失业人数的增加。在美国,由于政府对工资的管制比较松,随着企业对非技能劳动者需求的下降,工资也随之下降.非技能劳动者工资的下降虽然保证了就业人数不减少,但是却使贫困人数增加.由于欧盟以往对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和科研体制相对落后,不仅使欧盟高科技产业相对落后,更使经济复苏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低不仅难以扩大就业,而且还使欧盟总的就业岗位数减少厂450万个,致使失业人数近年来始终高达1800万人左右。

解释说明周期性失业及经济周期。

参考答案: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因为它——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时期,所以称为周期...

问答题

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20世纪50—60年代,是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欧洲,失业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在3%的水平。美国的失业率也低于5%。 随着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欧美的失业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80年代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呈现下降的均势,保持在5.5%左右,如果按“自然失业率”的假定,几乎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到了9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从1992年的7.4%逐步降低到1997年9月的4.9%,欧盟各国的情况却相反,80年代失业率除少数年份外,一直居高不下。进入90年代后,更是不断上升。1990年欧盟成员国平均失业率为8.1%,1994年上升到11.2%,1995年和1996年略为下降,但也10.8%和10.9%。其中意大利和法国高达12.5%左右,西班牙甚至高达21.6%。英国的失业率从1994年的9.9%降低到1997年的5.7%。德国的失业率由1992年6%上升到1997年的12%。 
美国和西欧的就业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比较充分的,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主要通过工资浮动。一方面,美国工会的力量并不强大,在劳资双方就工资水平的谈判中,工人的力量往往比较弱,另一方面,美国的失业保障的享受条件比西欧要苛刻,享受的数额和时间长度比西欧要低。在这种体制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美国的就业并没有下降,但是有相当多人的工资是下降的,工资差距拉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西欧的情况与美国相反。失业保障制度使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得到一个最低收入的保证。这种失业保障制度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来维持,结果是雇主雇用工人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少雇用工人,或者用电脑代替人工,或者把资金投到发展中国家,缩小本国的生产规模。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工会力量比较强大,企业一旦雇用了劳动力就不能随意解雇,所以他们对增雇职工都持谨慎态度。
另外,良好的失业保障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使得失业对于劳动力来说损失并不太大,从而造成一些人宁愿长期失业。 美国和西欧的失业状况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背景都是技术进步造成的非技能劳动者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使生产部门对非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不断下降。在西欧,由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下降受到政府管制(最低工资的界限定得较高),不能随企业对他们的需求下降而下降,结果只能是失业人数的增加。在美国,由于政府对工资的管制比较松,随着企业对非技能劳动者需求的下降,工资也随之下降.非技能劳动者工资的下降虽然保证了就业人数不减少,但是却使贫困人数增加.由于欧盟以往对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和科研体制相对落后,不仅使欧盟高科技产业相对落后,更使经济复苏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低不仅难以扩大就业,而且还使欧盟总的就业岗位数减少厂450万个,致使失业人数近年来始终高达1800万人左右。

什么是结构性失业,产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结构性失业是一种由于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所产生的失业。这种供与求的不一致往往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引起的,这是一种&ldq...

问答题

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20世纪50—60年代,是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欧洲,失业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在3%的水平。美国的失业率也低于5%。 随着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欧美的失业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80年代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呈现下降的均势,保持在5.5%左右,如果按“自然失业率”的假定,几乎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到了9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从1992年的7.4%逐步降低到1997年9月的4.9%,欧盟各国的情况却相反,80年代失业率除少数年份外,一直居高不下。进入90年代后,更是不断上升。1990年欧盟成员国平均失业率为8.1%,1994年上升到11.2%,1995年和1996年略为下降,但也10.8%和10.9%。其中意大利和法国高达12.5%左右,西班牙甚至高达21.6%。英国的失业率从1994年的9.9%降低到1997年的5.7%。德国的失业率由1992年6%上升到1997年的12%。 
美国和西欧的就业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比较充分的,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主要通过工资浮动。一方面,美国工会的力量并不强大,在劳资双方就工资水平的谈判中,工人的力量往往比较弱,另一方面,美国的失业保障的享受条件比西欧要苛刻,享受的数额和时间长度比西欧要低。在这种体制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美国的就业并没有下降,但是有相当多人的工资是下降的,工资差距拉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西欧的情况与美国相反。失业保障制度使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得到一个最低收入的保证。这种失业保障制度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来维持,结果是雇主雇用工人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少雇用工人,或者用电脑代替人工,或者把资金投到发展中国家,缩小本国的生产规模。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工会力量比较强大,企业一旦雇用了劳动力就不能随意解雇,所以他们对增雇职工都持谨慎态度。
另外,良好的失业保障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使得失业对于劳动力来说损失并不太大,从而造成一些人宁愿长期失业。 美国和西欧的失业状况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背景都是技术进步造成的非技能劳动者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使生产部门对非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不断下降。在西欧,由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下降受到政府管制(最低工资的界限定得较高),不能随企业对他们的需求下降而下降,结果只能是失业人数的增加。在美国,由于政府对工资的管制比较松,随着企业对非技能劳动者需求的下降,工资也随之下降.非技能劳动者工资的下降虽然保证了就业人数不减少,但是却使贫困人数增加.由于欧盟以往对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和科研体制相对落后,不仅使欧盟高科技产业相对落后,更使经济复苏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低不仅难以扩大就业,而且还使欧盟总的就业岗位数减少厂450万个,致使失业人数近年来始终高达1800万人左右。

什么是磨擦性失业,产生磨擦性失业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摩擦性失业是一种由于经济中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劳动流动与需求的变化不完全吻合使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状态,退休和新劳...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