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曲”、“屈”都可以表示弯曲,但是“曲”是静态的形容词,与“直”相对,义为弯曲,如例句(l);“屈”是动态的动词,与“信(伸)”相对,义为蜷曲,或使之弯曲,如例句(2)。二者的差别正在于此。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给”与“共(供)”二词在意义上有什么关系:
(1)孟尝君使人给其使用,无使乏。
(2)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
(3)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
(4)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
(5)令百官府共(供)其财用。
(6)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

参考答案:从例句中可以看出,“给”在上古的意义是“供给”,例句(l)、(2)、(3...

问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完”、“备”之间的差别:
(1)《孟子·滕文公下》:“牲杀、器皿、衣服不被,不敢以祭。”
(2)《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3)《世说新语·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4)《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5)《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

参考答案:“完”、“备”都有完全的意思,但是“备”侧重数量...

问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耻”、“辱”之间的区别:
(1)《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孟子•离娄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
(3)《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4)《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5)《报任安书》:“行莫丑于辱先。”
(6)《论语•公冶长》:“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7)《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参考答案:“耻”、“辱”作为抽象名词,都表示声誉上所受到的损害或可耻的事情;但是在...

问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恭”、“敬”之间的差别:
(1)《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
(2)《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3)《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4)《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
(5)《论语•季氏》:“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6)《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参考答案:“恭”、“敬”都是恭谨有礼,不怠慢的意思,但是两词意义侧重的方面不同。&...

问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饥”、“饿”之间的差别:
(1)《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2)《论贵粟疏》:“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3)《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4)《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5)《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6)《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7)《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之下。”

参考答案:“饥”、“饿”二词都表示饥饿,但是两者的程度深浅轻重有所不同。&ldqu...

问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人”、“民”之间的差别:
(1)《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
(2)《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3)《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说文》:“民,众萌也。”
(5)《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论贵粟疏》:“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参考答案:“人”、“民”两词所指都是属于人类的社会成员,但是两者的范围广狭有不同。...

问答题

举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从本义和引申义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例如:“江&rd...

问答题

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造字本义是昏暮,但是它被借用作语言中的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后来用“暮”字表示昏暮的意思。疲劳的意思本来用“疲”字表示,但古书里常用“罢”来代替“疲”,表示疲劳。请分析一下这两种用字现象各自的性质,并说说它们的区别。

参考答案:“莫”字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后来造的“暮”同“莫”是今字与古字的关系。借“罢”表示“疲”,由于“疲”字本...

问答题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它是怎样一部书?

参考答案:《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篆文9353个、重文1163个。按照部首排列,共540个部首。...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