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沉沦》叙述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在忧郁苦闷中的堕落和自戕。“他”热爱自然,热爱诗歌,经常手捧一部诗集在原野上徜徉;“他”向往爱情,公开宣称知识和名誉都不要,只要真心的异性的爱。但是,心灵的稚拙(看到穿红裙的女学生,同行的日本同学就上前调笑,“他”却怯懦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身体的病弱(“他”自认有忧郁症,又因为手淫过度而自感倍加衰弱),内心的孤独(“他”无法协调与周围的中国同学和日本同学的关系),兄弟的反目(“他”与在北京的兄长的决裂),青春期的性苦闷,以及弱国子民在日本帝国遭受的冷眼歧视,使得“他”情绪低落,日渐颓唐。作品中以前所未有的坦诚和大胆,描写了“他”在欲望冲动下一次又一次地自慰,偷窥房东家的女儿沐浴,直到步入日本的妓院寻欢;但是,每一次的“犯罪”,都激起“他”更为沉重的忏悔,让“他”的忧郁症更为加重,自以为身体每况愈下,忧心忡忡。直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蹈海自杀。这样的作品,让守旧者视其为“诲淫”,“放荡”,却得到了很多青年的热读和追随。

参考答案:

郁达夫1921年发表的小说《沉沦》,在当时的读者中影响很大。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充满回归自然的意识。郁达夫有意通过自传体小说的形式,将回归自然与自我表现、自我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果敢的坦诚和一种对健康人性、理想人生的追求。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更能看到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
这本书下笔大胆,匠心独运,看得青年如痴如醉,道德家大为光火,认为那种颓废气味足以败坏人心。郁达夫曾多次解释过这篇小说。也可以说是青年抑郁病的解剖,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郁达夫的《沉沦》这篇小说之所以得到青年的热读和追随,是因为郁达夫在创作时,努力对主观感情进行真率的表达,强调“一己的体验”,将自我表现、自我暴露、自我剖析、自我抒情交织一起,构成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整个小说都弥漫着主人公的感觉、心理、情绪,而这种感觉、心理、情绪又呈现出一种混乱、矛盾的状态。
其一,正视人性。五四时期,随着人的觉醒,对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有了重新认识和发现。在新文学运动的发轫时期,郁达夫《沉沦》中所表现的孤独、敏感、脆弱、胆怯、自卑就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人性。渴望性爱,当然无可厚非,性欲本身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之一,这是与生俱来的人性。只是中国人长久以来一直习惯于“口是心非”,缺乏撕下“遮羞布”的勇气。郁达夫则冒着“道德家会大为光火”的境遇,直面人性,直击人性隐密处——性。为“五四”文学革命不久产生的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中人道主义作了一篇生动的注解。把真实的人性展示给人们看,尽管它表现在病态之中。这就不难解释《沉沦》发表后受青年的喜爱,销行到了两三万余册。
其二,挑战传统。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宋明以后,禁欲主义已成为人性的监狱。这种极端虚伪、冷酷的道德宣传,毒害了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畸形的社会心理。郁达夫《沉沦》中赤裸裸的表白,甚至近于“猥亵”的描写,一方面是人性的大胆展示,还原一个不管是从心里上,还是从生理上都经得起检验的真人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有意采取一种激进的姿态,意在剥下旧道德的虚伪面目,向传统观念挑战。《沉沦》中表现了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再现;《沉沦》取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沉沦》的魅力依然经久不衰。主观色彩、感伤基调、清新的文笔、散文化的结构,这些已成为作者特有风格不可或缺的标志。除此之外,它依然让后来的读者有所感悟,就向它给我的启示,重视个体感受,将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心理外化,呈现真实的人性,无所畏惧。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1949年以前的周作人散文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8—1927年可以看作前期。请简要说明周作人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和收获(各举一例即可)。

参考答案:1.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人的文学》、《论小诗》、《美文》等。2.大部分是杂文,既有批判揭露性的,也有与...

问答题

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这几类诗歌创作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1.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对现实的不满;三是对爱情的歌唱。2.这三类诗歌创作是相互关联...

填空题

冰心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写一个女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

参考答案:《两个家庭》

填空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30年代”并不是指历史学意义上的1930年至1939年,而是特指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至()之前的十年。

参考答案: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

填空题

()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也代表了当时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参考答案:《屈原》

填空题

胡适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参考答案:《终身大事》

填空题

林语堂1932年主编()半月刊,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人物。

参考答案:《论语》

填空题

自五四时期开始,()被正式赋予“抒情或写景”的文学意蕴,是“叙事与抒情”的美文,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

参考答案:现代白话散文

填空题

1935年,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把李金发代表的()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派别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象征派诗

填空题

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

参考答案:《昨日之歌》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