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问卷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而合适。类型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开放式无结构或限制式有结构的题目,应从研究的性质来决定;一是性质上的类别,如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学校教育方式、教学效果。
(2)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每一类型中的题目,应该均为验证假设或研究目的所必需。
(3)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含混不清容易引起误解,造成问卷的偏差和失真。通常应设法避免三类问题:
1.太普遍化的问话,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如“你常看电视吗?”
2.语意不清的措词,使受测者费解,如“你认为目前教师的待遇够好吗?”“待遇”和“够好”都是语意不清;
3.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如“宗教的作用是使人向善,还是麻醉自己?”
(4)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些地方不能乱碰的,特别是关于禁忌与爱好方面,或者是正面问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或恩怨的问题,也不能问,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会遭到抑制。
(5)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对于社会称许性的题目,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编题时尽量少用理性的叙述,而从被测者感觉方面进行描述,可减少社会称许性。例如,学习动机问卷:“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测学业动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测掌握动机),这两题的社会称许性都较强,如果二选一的话,一般选第二问,因为老师、家长经常是这样教育每一个学生的。这是一种理性的说教,如果改为:“每次卷子发下来后看到分数比别人高,心里很美滋滋的”(表现出学业动机),“每次卷子发下来后,虽然得分比别人高,也总觉得自己考试时没有发挥好”(测掌握动机),这样从感觉的方面进行叙述,没有理性的思考,而是直接反映感觉,可大大地减少题目的社会称许性。
(6)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
(7)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许多问题,设计者看来,非常简单,可是受测者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或遭遇过,得替他们设想,在他们的知识、经验、能力的范围内提出问题,不要把问题理论化。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研究特质

参考答案:所谓研究特质,是指所欲研究问题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研究问题的结构或架构,这是编制问卷必须了解的问题。

名词解释

态度问题

参考答案:态度问题指为询问有关意见方面的(如意见、信仰、情感、动机之类)和有关价值或人格方面的(如道德观念,进取性格之类)情况而编...

名词解释

事实问题

参考答案:事实问题指为询问个人基本情况和某些实际行为(不论过去或现在)而编制的问题形式的、规范化的问卷内容。

名词解释

尺度式和抽象式

参考答案:尺度式,问题的答案是用1-5,或1-7或1-其他数字表示,将填答者的反应显示在一个评价量尺上。即让填卷人选择一个或几个能...

名词解释

选择式和排列式

参考答案:排列式,答卷者对问题的多种答案,依其喜欢、满意程度排序。选择式,将问题的几种可能答案统统列出,让答卷者选择一个或几个符合...

名词解释

无结构型问卷

参考答案: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不必将资料量化,但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被访问的人数一般较少,自由回...

名词解释

问卷和问卷法

参考答案:研究者将其所要研究的事项,制成问题或表式,既是问卷;而以邮寄的方式寄给有关的人们,请其照式填答寄回,再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相...

名词解释

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法

参考答案: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前者是由一个研究者和一个被访者所构成的访谈;后者是由一至三名研究者和两名以上的被访者所构成的访谈。前...

名词解释

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法

参考答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前者是双方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交谈的方式;后者是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电话、电脑等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方...

名词解释

非结构型访问法

参考答案:非结构型访问法又称非标准型访问法。这种方法是指事先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问题顺序去问,访问者可以就某些问题与被访问者进...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