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本月应交的增值税额=-1250-3400+16150+85+170+1700=13455(元)   

2、月末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额=13455-12000=1455(元)   

3、(1)借:原材料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2)借:银行存款11115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5000       

 主营业务收入16150   

(3)借:在建工程970      

贷:库存商品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4)借:应付股利9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    贷:库存商品8000 
  (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85       

贷:原材料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     

 借:管理费用585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85   

(6)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2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7)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应交未交增值税)1455      

 贷:银行存款 1455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乙企业于一年前由投资者A和投资者B共同出资成立,每人出资200000元,各占50%的股份。4月30日“资本公积”贷方余额12000元,其中,拨款转入2000元,股权投资准备10000元。5月份发生如下与资本公积有关的业务(所涉及款项全部以银行存款收支): 
  1、5月1日投资者A和投资者B决定吸收C、D两位新投资者加入乙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乙企业实施增资,将注册资本增加到800000元。经四方协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入后,各占乙企业1/4的股份。各投资者的出资情况如下: 
  (1)投资者C以25000美元投入乙企业作为增资,约定汇率1美元=人民币8元。5月11日收到此款项时的汇率为1美元=人民币7.6元。 
  (2)投资者D以一批原材料投入甲公司作为增资,双方确认的价值为205000元,税务部门认定应交增值税额为34850元。投资者B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2、5月15日由于发生火灾接受现金捐赠2000元;接受材料捐赠,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元,增值税为510元。 
  3、5月25日乙企业将上述接受捐赠的材料一半对外出售,价款为1800元,增值税为306元。 
  4、5月28日,乙企业将其持有的一笔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100000元,损益调整为贷方1200元,股权投资准备为借方480元)对外出售,其收回价款100090元。   
5、5月31日转销无法偿还的应付账款1360元。 
  要求:
1、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资本公积、长期股权投资、应交税费科目应写出明细账);     
2、计算资本公积的期末余额; 
3、计算5月31日可用来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

参考答案:(1)①收到投资者C投资借:银行存款190000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10000贷:实收资...

判断题

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平行登记原则要求企业将每项经济业务在同一天记入相关总账和明细账。

参考答案:

判断题

同一会计期间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按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及相关费用。

参考答案:

判断题

企业采用代销、寄销、赊销方式销售商品的款项,不得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结算货款。

参考答案:

判断题

内部报表一般不需要规定统一的格式,但外部报表通常有统一的格式和规定的指标体系。

参考答案:

判断题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是会计报表的组成项目。

参考答案:

判断题

如果采用计划成本对发出材料计价,计入生产成本中的材料费用为计划成本。

参考答案:

判断题

对于某项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的固定资产,如果分别采用直线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不论其原价、净残值的多少,第3年的计提折旧额相等。

参考答案:

判断题

对于金额正确但其他内容错误的原始凭证,可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的印章。

参考答案:

判断题

为使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企业应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调整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

参考答案: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