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踏莎行
[明]沈宜修
君庸①屡约归期,无定,忽尔梦归,觉后不胜悲感。赋此寄情。
粉箨②初成,蔷薇欲褪。断肠池草年年恨。东风忽把梦吹来,醒时添得千重闷。
驿路迢迢,离情寸寸。双鱼几度无真信。不如休想再相逢,此生拚却愁消尽。
【注】①君庸,作者之弟。②粉箨,指竹笋上一片片粉色的皮壳。

参考答案:词的上片首先通过写梦醒后所见的粉箨、蔷薇和池草,昭示春天将逝,时光飞驶,借景抒发多年未见弟弟的思亲之情;后两句直抒胸臆,以梦与现实的反差直抒梦醒后心中的“千重闷”。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

问答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同:孤独。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

问答题

山寺夜起
江浞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山中月亮升起,溪烟升腾,霜天明澈,诗人珍惜这山中美景,不忍睡去;②诗人留宿山寺,面对眼前景色,触景生情,不禁生起&ld...

问答题

山寺夜起
江浞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参考答案:三、四两句写出了溪烟的洁白飘渺的特点。①运用白描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溪烟烟色像白云,流动起来虚无飘渺的特点;②诗人通过写...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颈联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借“瘴云墨”,营造出桂岭环境的不堪;“水如天”写出洞庭春色的别样,两地反差之大,写出...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一身”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万死”表现了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空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

问答题

今日青年之弱点
章太炎
现在青年第一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因为大凡作一件事情、在起初的时候,很不容易区别谁为杰出之士,必须历练许多困难,经过相当时间,然后才显得出谁为人才。其所造就方才可靠。近来一般人士皆把事情看得容易,亦有时凑巧居然侥幸成功。他们成功既是侥幸得来.因之他们凡事皆想侥幸成功。但是天下事那有许多侥幸呢?于是乎一遇困难.即刻退却。所以近来人物一时侥幸成功,则誉满天下;一时遇着困难废然而返,则毁谤丛集。譬如辛亥革命侥幸成功,为时太速。所以当时革命诸人多半未经历练,真才不易显出。诸君须知凡侥幸成功之事。便显不出谁是勇敢。谁是退却,因之杂乱无章,遂无首领之可言。假使当时革命能延长时间三年,清廷奋力抵抗,革命诸人由那艰难困苦中历练出来,既无昔日之侥幸成功,何至于有今日之纷纷退却。又如孙中山之为人.私德尚好.就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实是他的最大弱点。现在青年只有将这个弱点痛改,遇事宜慎重,决机宜敏速,抱志既极坚确,观察又极明了,则无所谓侥幸退却.只有百折千回以达吾人最终之目的而已。
现在青年第二个弱点,就是妄想凭藉已成势力。本来自己是有才能的,因为要想凭籍已成势力,就将自己原有之才能皆一并牺牲,不能发展。譬如辛亥革命,大家皆利用袁世凯推翻清廷,后来大家都上了袁世凯的当。历次革命之利用陆荣廷岑春暄,皆未得良好结果。若使革命诸人听由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做去,旗帜鲜明,宗旨确定,未有不成功的。你们的少年中国学会,主张不利用已成势力我是很赞成的。不过已成势力,无论大小,皆不宜利用。宗旨确定,向前做去,自然志同道合的青年一天多似一天.那力量就不小了。惟最要紧的须要耐得过这寂寞的日子.不要动那凭藉势力的念头.
现在青年的第三个弱点,就是虚慕文明。虚慕那物质上的文明。其弊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虚慕那人道主义,也是有害的。原来人类性质,凡是能坚忍的人,都是含有几分残忍性。不过他时常勉强抑制,不易显露出来。有时抑制不住,那残忍性质便和盘托出。譬如曾文正破九江的时候,杀了许多人,所杀者未必皆是洪杨党人,那就是他的残忍性抑制不住的表示,也就是他除恶务尽的办法。这次欧洲大战.死了多少人,用了若干钱,直到德奥屈服,然后停战。我们试想欧战四年中,死亡非不多,损失非不大。协约各国为甚么不讲和呢?这就是欧美人做事彻底的表现,也就是除恶务尽的办法。现在中国是煦煦为仁的时代.既无所谓坚忍,亦无所谓残忍,当道者对于凶横蛮悍之督军,卖国殃民之官吏,无不包容之奖励之,决不妄杀一个,是即所谓人道主义。今后之青年做事皆宜彻底.不要虚慕那人道主义。
现在青年第四个弱点,就是好高骛远。在求学时代。都以将来之大政治家自命.并不踏踏实实去求学问。在少年时代,偶然说几句大话,将来偶然成功,那些执笔先生就称他为少年大志。譬如郑成功做了一篇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的八股,中有汤武证诛,亦洒扫也;尧舜揖让,亦进退也;小子当之,有何不可数语。不过偶然说几句话而已,后人遂称他为少年有大志。故现在青年之好高骛远.在青年自身当然亟应痛改。即前辈中之好以(少年有大志)奖励青年者,亦当负咎。我想欧美各国青年在求学时代.必不如中国青年之好高骛远。大家如能踏踏实实去求学问。始足与各国青年相竞争于二十世纪时代也。

通观材料第一段,作者认为“现在青年第一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青年的第一弱点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却不好完成。因为,成功往往需要青年经过长期历练,总结了经验,增长了才干,方能铸就自己成...

问答题

今日青年之弱点
章太炎
现在青年第一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因为大凡作一件事情、在起初的时候,很不容易区别谁为杰出之士,必须历练许多困难,经过相当时间,然后才显得出谁为人才。其所造就方才可靠。近来一般人士皆把事情看得容易,亦有时凑巧居然侥幸成功。他们成功既是侥幸得来.因之他们凡事皆想侥幸成功。但是天下事那有许多侥幸呢?于是乎一遇困难.即刻退却。所以近来人物一时侥幸成功,则誉满天下;一时遇着困难废然而返,则毁谤丛集。譬如辛亥革命侥幸成功,为时太速。所以当时革命诸人多半未经历练,真才不易显出。诸君须知凡侥幸成功之事。便显不出谁是勇敢。谁是退却,因之杂乱无章,遂无首领之可言。假使当时革命能延长时间三年,清廷奋力抵抗,革命诸人由那艰难困苦中历练出来,既无昔日之侥幸成功,何至于有今日之纷纷退却。又如孙中山之为人.私德尚好.就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实是他的最大弱点。现在青年只有将这个弱点痛改,遇事宜慎重,决机宜敏速,抱志既极坚确,观察又极明了,则无所谓侥幸退却.只有百折千回以达吾人最终之目的而已。
现在青年第二个弱点,就是妄想凭藉已成势力。本来自己是有才能的,因为要想凭籍已成势力,就将自己原有之才能皆一并牺牲,不能发展。譬如辛亥革命,大家皆利用袁世凯推翻清廷,后来大家都上了袁世凯的当。历次革命之利用陆荣廷岑春暄,皆未得良好结果。若使革命诸人听由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做去,旗帜鲜明,宗旨确定,未有不成功的。你们的少年中国学会,主张不利用已成势力我是很赞成的。不过已成势力,无论大小,皆不宜利用。宗旨确定,向前做去,自然志同道合的青年一天多似一天.那力量就不小了。惟最要紧的须要耐得过这寂寞的日子.不要动那凭藉势力的念头.
现在青年的第三个弱点,就是虚慕文明。虚慕那物质上的文明。其弊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虚慕那人道主义,也是有害的。原来人类性质,凡是能坚忍的人,都是含有几分残忍性。不过他时常勉强抑制,不易显露出来。有时抑制不住,那残忍性质便和盘托出。譬如曾文正破九江的时候,杀了许多人,所杀者未必皆是洪杨党人,那就是他的残忍性抑制不住的表示,也就是他除恶务尽的办法。这次欧洲大战.死了多少人,用了若干钱,直到德奥屈服,然后停战。我们试想欧战四年中,死亡非不多,损失非不大。协约各国为甚么不讲和呢?这就是欧美人做事彻底的表现,也就是除恶务尽的办法。现在中国是煦煦为仁的时代.既无所谓坚忍,亦无所谓残忍,当道者对于凶横蛮悍之督军,卖国殃民之官吏,无不包容之奖励之,决不妄杀一个,是即所谓人道主义。今后之青年做事皆宜彻底.不要虚慕那人道主义。
现在青年第四个弱点,就是好高骛远。在求学时代。都以将来之大政治家自命.并不踏踏实实去求学问。在少年时代,偶然说几句大话,将来偶然成功,那些执笔先生就称他为少年大志。譬如郑成功做了一篇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的八股,中有汤武证诛,亦洒扫也;尧舜揖让,亦进退也;小子当之,有何不可数语。不过偶然说几句话而已,后人遂称他为少年有大志。故现在青年之好高骛远.在青年自身当然亟应痛改。即前辈中之好以(少年有大志)奖励青年者,亦当负咎。我想欧美各国青年在求学时代.必不如中国青年之好高骛远。大家如能踏踏实实去求学问。始足与各国青年相竞争于二十世纪时代也。

请概括今日青年的弱点。

参考答案:据文段可知,今日青年有四大弱点:把事情想得太容易,有时会侥幸成功。但凡遇到问题便颓然而返;妄想凭借已成势力,反而将自己的...

问答题

教育与科学方法(片段)
陶行知
今天所要讲的是“教育与科学方法”,就是科学方法在教育上的应用。人生到处都遇见困难.到处都充满了问题:有的是天然界给我们出题目,有的是社会上给我们出题目,有的是空气、光线、花草给我们出题目。既然题目有这么多,我们应付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分好几种。有的人见古人怎样解决.我们也怎样解决。这种解决是不对的,是没进步的。因为古时现象不是与今日现象一样.所以以古就今的办法往往是错的。有的人依照外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日本怎样办教育,我们也怎样办教育;德国怎样办,我们也怎样办;美国怎样办,我们也怎样办。这种解决也是不对。因为人家发明之后.未必公开,或不愿公开。从不愿公开到公开,已经若干时间,再从公开到中国,我们刚以为新,不知人家早已为旧了。还有的人是闭门空想,自以为得意了不得,其实仅自空想也是没用的。因四面八方的问题.不给他磨练也是不行的。此外还有一种人,也不依古,也不依外,是以不了了之。像以上种种方法.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能解决我们的问题的.惟有科学的方法。
什么是科学方法呢?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是有线索的。第一步要觉得有困难。如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别人不知看了几千百次,都没觉得有困难,惟有牛顿觉得有困难.所以他发现地球的引力。教育方法也是如此。有的人上课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学风之坏也不注意,所以就不会有问题。第二步得要晓得困难的所在,就是要找出困难之点来。如一个人坐在那里发脾汗是觉得有困难了。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这就跳到第三步,从此想出种种方法来解决。有的将画符放在辫子里,有的请巫婆,有的到庙里烧香祷告,有的请医生,有的吃金鸡纳霜。有了这些法子然后再去选择,这就到了第四步。如:以为老太婆的法子好,就去试一试;不能解决之后,再用其他法子,最后惟有吃金鸡纳霜渐渐地好了。但此刻还不能骤下“金鸡纳霜能治脾汗”的断语,因为焉知不是吃饭时吃了别的东西吃好的呢?所以必须实验一番。这就到第五步了。如在同一情形之下,无论中外、男女、老幼吃了都是灵的,那么,金鸡纳霜能治脾汗就不会错的。

阐释“科学方法”的含义。

参考答案: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有线索的。科学方法第一要发现问题,即明确研究对象,找到困难的所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能发现问题,有...

问答题

教育与科学方法(片段)
陶行知
今天所要讲的是“教育与科学方法”,就是科学方法在教育上的应用。人生到处都遇见困难.到处都充满了问题:有的是天然界给我们出题目,有的是社会上给我们出题目,有的是空气、光线、花草给我们出题目。既然题目有这么多,我们应付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分好几种。有的人见古人怎样解决.我们也怎样解决。这种解决是不对的,是没进步的。因为古时现象不是与今日现象一样.所以以古就今的办法往往是错的。有的人依照外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日本怎样办教育,我们也怎样办教育;德国怎样办,我们也怎样办;美国怎样办,我们也怎样办。这种解决也是不对。因为人家发明之后.未必公开,或不愿公开。从不愿公开到公开,已经若干时间,再从公开到中国,我们刚以为新,不知人家早已为旧了。还有的人是闭门空想,自以为得意了不得,其实仅自空想也是没用的。因四面八方的问题.不给他磨练也是不行的。此外还有一种人,也不依古,也不依外,是以不了了之。像以上种种方法.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能解决我们的问题的.惟有科学的方法。
什么是科学方法呢?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是有线索的。第一步要觉得有困难。如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别人不知看了几千百次,都没觉得有困难,惟有牛顿觉得有困难.所以他发现地球的引力。教育方法也是如此。有的人上课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学风之坏也不注意,所以就不会有问题。第二步得要晓得困难的所在,就是要找出困难之点来。如一个人坐在那里发脾汗是觉得有困难了。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这就跳到第三步,从此想出种种方法来解决。有的将画符放在辫子里,有的请巫婆,有的到庙里烧香祷告,有的请医生,有的吃金鸡纳霜。有了这些法子然后再去选择,这就到了第四步。如:以为老太婆的法子好,就去试一试;不能解决之后,再用其他法子,最后惟有吃金鸡纳霜渐渐地好了。但此刻还不能骤下“金鸡纳霜能治脾汗”的断语,因为焉知不是吃饭时吃了别的东西吃好的呢?所以必须实验一番。这就到第五步了。如在同一情形之下,无论中外、男女、老幼吃了都是灵的,那么,金鸡纳霜能治脾汗就不会错的。

试评析作者对“我们应付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分好几种”中的几种应付方法。

参考答案:我们应付问题的方法有四种。一是以古就今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是错的,因为古时的现象与今日现象不相同,以古的方法应对今的...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