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强制储蓄效应
假设:一个社会中有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每个部门持有100万元;该社会的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商品,每个售价1元,若三个部门均把所有资产都用来购买这种商品,则每个部门均能消费100万个。可将货币数量看作名义收入,商品数量看作实际收入。
现在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300万元,央行增发了300万元货币,使整个社会货币总量增加一倍。此时,家庭和企业仍是各持有100万元(名义收入不变),政府则持有400万元。由于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货币的增加只能导致该种商品价格上涨,由于货币总量是原来的2倍,则该种商品的价格也变为2元(通货膨胀率100%)。
如果家庭和企业仍按原来的模式(即把所有货币都用来购买这种商品)进行消费,则只能各自获得50万个该种商品(实际收入减少),此时,政府可以用其所拥有的400万元获得200万个该种商品。政府的消费量增加了100万个,刚好是家庭和企业减少的消费量的和。这减少的一百万个商品就是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强制储蓄部分
(2)收入分配效应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工人和企业家两个群体,工人的收入来源是工资,而且工资数额基本固定,不能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立即变化;企业家的收入来源是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随企业利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该企业的生产成本只有原材料成本和工人工资,规定企业家的收入是企业净利润的10%。
初始时刻,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个售价20元,原材料成本为每个10元,设该企业每月销售量为100万个,每月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总额为500万元,则企业每月净利润是2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企业家可获得500万元*10%=50万元的收入。这时各群体的收入的名义值和实际值相等。
在某一时刻,通货膨胀发生,设通胀率为100%。
此时,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变为40元/个,原材料成本为20元/个,设销售量不变,仍是100万个/月。由于工人工资固定,暂时不能随物价变化而调整,总额仍是500万元/月。则此时企业每月净利润是4000万元-2000万元-500万元=1500万元,企业家可获得1500万元*10%=150万元的收入。
通货膨胀发生后,工人的实际收入变为500万元/(1+100%)=250万元,减少了250万元;而企业家的实际收入变为150万元/(1+100%)=75万元,增加了25万元。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使收入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重新分配,靠固定工资生活的工人的实际收入减少,从企业利润中获得收入的企业家的实际收入增加。
(3)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假设:一个人有10000元存款,30000元负债,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12000元。
当不存在通货膨胀时,其资产净值之和为-8000元(负债为负值)。这时的资产净值既是名义值,也实际值。
某时刻出现了通货膨胀,设通胀率为100%。为简化分析,不考虑利息因素,该人资产的名义值是10000元存款,30000元负债,货币值可变资产变为12000元*(1+100%)=24000元,总资产名义值为4000元;而实际值为,存款:10000元/(1+100%)=5000元,负债:30000元/(1+100%)=15000元,货币值可变资产其实际值仍为12000元,则实际资产净值为2000元。
通货膨胀使不同种类资产的实际价值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即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西方和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成因有种种理论概括。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你认为归纳为几条较为适当?

参考答案: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归纳为三条比较合适,即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和供求混合推动说。(1)需求拉上说当...

问答题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如何界定这两个概念,分歧甚多,但也没有妨碍它们的广泛使用。你在这方面有什么见解?

参考答案:(1)通货膨胀一般的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要点:①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

问答题

试归纳影响总供求的对外经济联系因素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总供求状况是经济均衡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判断其存在与否的主要标志。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影响总供求的变量扩大了。影响总供求的对...

问答题

分析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货币供给可能给予的影响。结合我国国际收支和汇率制度的实际,试分析1994年以来,对外因素对于维护人民币的稳定所造成的强大压力以及我们的对策。

参考答案:(1)由对外经济交易引起的国际收支,必然影响国内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状况。这种影响又因汇率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固定汇率...

问答题

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还是引进外国资本,都有一个人民币资金与外汇资金配套问题。而就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来说,无论是人民币资金还是外汇资金,都需要从金融领域筹资。这必然涉及汇率与利率。能不能设计一个例子说明这样的复杂过程?

参考答案:假设有一国内出口商,在国内生产商品出口到国外,赚取外汇收入。从出口创汇看,组织出口商品的生产和收购必须先垫支人民币资金。...

问答题

国际资本流动,无论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影响都是多渠道、多方面的。试就所学知识,重新论证我国利用外资的方针以及对利用外资的管理。

参考答案:(1)外资,是与本国资本相对而言的,即在本国境内使用,但所有权属于外国人(包括外国法人和自然人)的资本。利用外资的形式多...

问答题

不少人认为,中国一方面放着大量的外汇储备不用,同时却通过借外债和吸引外资的方式发展国内经济,极不经济、极不明智。这样的状况为什么就改变不了?

参考答案:(1)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原因:第一,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78~2004年,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也...

问答题

外汇储备少了,缺乏调节国际收支的力量;外汇储备多了,则意味着自己的财富被别人占用。你认为能否找到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并有可能持续地保持之?

参考答案:(1)国际储备是一国或地区官方拥有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备性资产。传统上认为,国际储备的作用主要是应付国际收支失衡、维护汇...

问答题

美国经常存在大量贸易逆差,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其他国家如果处于类似的状况,人们通常做消极、悲观的估价;而对于美国,人们的判断却是它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出入?

参考答案:这种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产生的:(1)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美元是享有特权的货币,是各国主...

问答题

什么是国际收支的失衡?失衡是否一定是坏事?国际收支中有许多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是顺差还是逆差的问题,是否顺差就是好,逆差就是不好?

参考答案:(1)在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时,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各个项目区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交易: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