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神话和传说都有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富有浪漫色彩,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加上前段研究中对一些经典著作理解片面,认为原始社会以后神话就消失了,因而把后期产生的神话称为“神话色彩很浓的传说”,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实际上,神话和传说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
(1)从题材内容上看,传说更富于社会性,它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基础的,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的生活,因此更“近于人性”,神话则充满了“神怪性”。传说中也有些虚幻色彩,但不如神话浓厚,而且多含有历史的、社会的因素。神话也有这些因素,但它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曲折反映的,它以“自然性”为基础,以“神”的活动为中心,即使是英雄神话,其人形、人性、人情、人味,也带有某种自然的属性。相比之下,传说比神话更接近现实,主人公或生活在人间,或与人间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从表现形式上看,传说叙述人物事件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有名有姓,虽然有些事假托的虚拟人物;神话则不然,如;雷公、土地、灶君等,只是统称。有的虽有姓名,如祝融、共工,但没有特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祝融是黄帝的火官,曾奉命去杀鲧。后又帮助成汤伐桀,助武王伐纣,横跨三个朝代十一个世纪,凡人是不可能的。从结构上看,神话古朴、单纯,传说一般情节较为曲折离奇、复杂。由于传说有特定的背景,所以更富有乡土气息。
(3)从产生的时间来看,一般来说,神话早于传说,而传说形成的时间又较神话长。如黄帝,早期是神话人物,他是中央天帝,有四张面孔,主要的神职是司雷雨,后来逐渐历史化,成为炎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以之战于坂泉之野,炎帝兵败,其后裔蚩尤复战于濯蘪;这些历史又传说化,到后期就成了传说人物,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说他发明了指南针,教人制衣裳等,其神格逐渐减弱,人性逐渐增强,这是神话演进为传说的结果。
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晚期的神话和早期的传说往往有交错的现象,如李冰治水的传说,有人把它归入英雄神话类,因为其“自然性”较强,这也是可以的。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试述汉族神话零碎、残缺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汉族的神话零星、片段的原因,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了三点,现参考各家之说,举例如下:(1)中华民族的祖先居住在黄...

问答题

从以下几则民间谜语看谜语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作为一则谜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文学性。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样式,它的谜面大多就是一首歌谣,形象生动,寓意深...

问答题

从《癞蛤蟆的故事》看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1)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幻想性的成分,但一般不需要超自然的神奇是情节,这一点和神话、传说,乃...

问答题

从以下几则“客家谚语”看民间谚语的特点有哪些?
(1)算命先生半路亡,地理先生无屋份
(2)田耕万亩唔嫌多,男人百艺好随身
(3)多子多冤圈(冤圈:麻烦)

参考答案: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用形象精炼的韵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艺术语言,它常以比较固定的形式在群众中流传,具有形象性、哲理性、训...

问答题

从《朱元璋与老乡》看人物传说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这则人物传说具有典型的传说的艺术特征:(1)历史性和传奇性的巧妙结合。(2)采用粗线条刻画人物。(3)富有地方色彩和生活...

问答题

区分以下哪些是成语,哪些是谚语,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1)鸡蛋里面挑骨头
(2)熟视无睹
(3)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4)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5)守株待兔
(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7)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8)袖手旁观

参考答案:谚语和成语有些相似,有些谚语同时也是成语。如“一叶知秋”。含义是“一叶落知天下秋&r...

问答题

什么是“花儿”?

参考答案: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一种民歌,除汉族外,土族、撒拉族、东乡族、裕固族等都用汉语来传唱。一般每...

问答题

什么是谜底?

参考答案:谜底是谜语组成部分之一,即本体,就是谜面所隐寓的本来事物。如:“墙里开花墙外红,思想采花路不通;通得路来花又谢,一场欢喜...

问答题

什么是谜面?

参考答案:谜面是谜语组成部分之一,即喻体。谜语就是用寓意描写或会意、双关、借代、比喻等方法,通过喻体来描写本体的。猜谜者要善于通过...

问答题

简介爬山调。

参考答案:爬山调,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种民歌,用汉语传唱。每首只有两句,字数不定,通常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把许多首连在一...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