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曾”字在各句子中的词性、词义或语法作用:
1.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孟尝君列传)
2.尔何曾比予管仲?(孟子˙公孙丑上)
1.副词;曾经。
2.副词;加强语气。
说明“且”字在各句子中的词性、词义或语法作用:
1.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柳子厚墓志铭)
2.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
3.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4.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论积贮疏)
5.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段太尉逸事状)
6.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韩信拜将)
7.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段太尉逸事状)
说明“乃”字在各句子中的词性、词义或语法作用: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韩信拜将)
3.呜呼!士穷乃见节义。(柳子厚墓志铭)
4.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韩信拜将)
5.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书˙项籍传)
1.人称代词;你。
2.副词;表确认。
3.副词;才。
4.副词;竟然。
5.副词;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