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王守仁反对二程、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由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认为,认识都来自内心,不承认外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当然不会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他又提出“知行合一”,这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中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知行合一”说,包含三层含义:
1、知行同时发动
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他认为,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即王守仁特别强调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好恶的情感活动即是行,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
2、知行相互依存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弊病。
3、知行相互包含
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认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知行统一的过程。他反对“冥行妄作”,不思维考察便任意地去做,更反对“悬空思索”,揣摩影响,而不去身体力行。他很强调在习行中学习知识。他说,一个人学射,只有“张弓挟失,引满中的”,才说得上是学了射。一个人学书,只有“伸纸执笔,操觚染翰”,才说得上是学了书。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参考答案: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明代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后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建立了&ldq...

问答题

如何理解陆九渊的“心即理”?

参考答案: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南宋人。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问答题

如何看待“存天理,去人欲”?

参考答案:二程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二程根据他们的人性论,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他们宣称,应该克服“人欲”,保持以“天理...

问答题

简述朱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1)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的人性论,认为理表现在人这方面,就叫做性。并认为人性有二:一是“...

问答题

如何评价朱熹的理气观?

参考答案:朱熹(公元1130-1200),南宋人。他自称继承了由二程恢复的孔孟的“道统”,吸取&ldquo...

问答题

什么是“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二程的格物致知观点:二程把认识过程讲的比较曲折。他认为心中有知,心中本来具有完备的知识,但心却又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用...

问答题

如何评价二程的天理观?

参考答案:程颢(公元1032-1085),北宋人。程颐(公元1033-1107),程颢之弟。二程提出了以“理”为中心观念的思想体系...

问答题

简述张载的辩证法思想。

参考答案:1、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张载称:“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由此可看出,张载肯定物质...

问答题

简述张载气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张载反对佛、老唯心主义,在自然观方面基本上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路线,提出了气一元论的思想。长在的唯物主义思想后来受到唯心...

问答题

如何评价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和道德学说?

参考答案:一、宇宙生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