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静水池塘池水也有运动现象。池水的运动和湖泊一样,有波浪、混合流等形式,不过均没有湖泊那样显著。造成池水运动的原因主要是风和水的密度差,水的注入和流出也可以产生池水的流动。池水运动微弱,主要是因为池塘面积小,在受遮挡的池塘,水的运动更加微弱。
池水运动虽然微弱,但对促进水中氧的溶解和传递,改善水质状况有一定的作用。风力使水面形成波浪,能加速空气中氧的补入,特别面积较大的池塘,风力引起的波浪较大,水中溶氧增加也较多。风力不仅可向水中增氧,而且可起混合作用,使池塘上下水层混合,把上层溶氧较高的水传到下层去。
因水的密度差而产生的对流是池水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白天池塘上层水接受太阳热力,水温升高,由于水的透热性和传热性小,下层水温升高慢,因此下层水的温度比上层低,密度较上层大。在这种情况下,水层间不会产生对流,特别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水的热阻力(即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很大,因而风力混合上下层水的作用大大下降,造成白天上下水层的密度差十分明显。但一到夜间,气温下降速度较快,当气温低于表层水温时,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变大,即开始下沉,下面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的水就向上浮,开始了对流。对流的范围逐渐向下层扩展,打破了原来水层阃密度分布的稳定状态,在表层水温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最后可使整个池水的密度和温度趋于一致。
池水对流的强度与天气有密切关系,气温下降愈快,上层水温下降也快,对流也愈强。它与风力大小也有关系,风力对水起混合作用,能促使上下层水的密度和温度趋于一致。
如果夜间天气较热,风力小,气温下降很慢,则上下水层的对流就很弱或基本不对流,水层间的密度分布仍较稳定,上下层水温差仍较大。
池水的对流对养鱼生产有密切关系。通过夜间的对流,把上层溶氧较高的水传下去,使下层水的溶氧得到补充,改善了下层水的水质,同时加速了下层水中和淤泥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从而加快池塘物质循环的强度,提高池塘的生产力。但是由于白天池水不易对流,上层水中较高的溶氧无法及时送往下层,上层水中大量(过饱和)的氧即溢出水面而白白地浪费掉。至夜间发生对流时,上层水中的氧已减少很多,虽然使下层溶氧得到一定的补充和提高,但由于下层水中耗氧因子多,消耗量大,使溶氧又很快下降,这样就加快了整个池塘溶氧消耗的速度,容易造成池塘缺氧和凌晨池鱼浮头,这是天然状态下池水对流对养鱼不利的一面。
如果池水对流在人工控制下提前于中午或下午进行,则可及时把上层水中饱和或过饱和氧送往下层,不让大量氧溢出水体而浪费掉。由于下午光照应可满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下层氧被消耗后,能得到上层氧的不断补充,这样既增加了下层水中的含氧量,又提高了整个池塘的氧量,对改善水质和防止翌晨池鱼浮头都有好处。中午或下午开动增氧机或搅水机,能促使池水垂直流转,可收到这种效果。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观察水的透明度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从水的透明度可以看出浮游植物的密度,但是透明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浮游生物,还与其他悬浮物(如泥沙等)含量有关,如果泥沙很多...

问答题

水温怎样改良?

参考答案:目前养殖单位由于条件、财力之限制,还不可能对水温完全控制和调节。池塘水温的改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鱼池的灌水应从...

问答题

池塘水温有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池塘的水温并非停留在同一水平,而是不断变化着的。主要表现在季节,昼夜的差异上。但池塘水温变化并非同气温变化同步,有着它的...

问答题

池塘环境包括哪些要素?

参考答案:池塘水质的好坏是池塘养鱼成败的关键。鱼类生活的环境对鱼类生活,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池塘的环境条件是很复杂的,包括诸多因素...

判断题

乌鳢产卵期5-7月,产出的卵粘附于鱼巢上。()

参考答案:

判断题

人工授精的产卵效果一定好于自然产卵。()

参考答案:

判断题

人工催产必须采用二次注射。()

参考答案:

判断题

亲鱼年龄越大,个体越大,产卵量越多。()

参考答案:

判断题

亲鱼长得很肥是性腺发育良好的表现。()

参考答案:

判断题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为龄。()

参考答案: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