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袁世凯上台之后,表面上赞成共和,暗地里专制。他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的深入人心,新闻界十分活跃。袁世凯不得不故作尊重新闻自由的姿态,甚至退出一些保护新闻的举措。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他主要采取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以为己用等手段。从表面上看,袁世凯的御用报纸并不多,但实际上其控制和收买的报纸为数不少,例如,他的御用党-公民党在各地创办的报纸、在复辟帝制阴谋暴露之前基本上亲袁世凯的“共和党-进步党”系统的报纸。
袁世凯对于一批追求民主、革命立场坚定的报刊,毫不留情地进行迫害与璀璨,即使在同盟会-国民党掌权地区,一些骤升高位的当权者,为维护与发展自己的权势,也动辄封报、杀人。袁世凯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之后,又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进一步钳制新闻事业。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表现和原因?

参考答案:原因: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

问答题

比较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参考答案: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同出一源,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因此,他们的办报主张不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在具体...

问答题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②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问答题

清政府制定了哪些新闻法规?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i、法规:自1906年——1911年,清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者与新闻事...

问答题

《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和结果、意义怎样?

参考答案:i、大战的内容: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③要...

问答题

试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影响如何?

参考答案:i、起因、经过、结果:《苏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1896年创刊于上海,创办者为胡璋,趣味...

问答题

最早的海外华文报刊在何地诞生?

参考答案:19世纪40年代后期,由于金矿在加州被发现,急需大批采金的劳工,因而大批中国人去充当苦力。加州华人猛增,1848年尚不满...

问答题

戊戌变法时期的新闻立法活动有哪些意义

参考答案:在百日维新期间,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ldqu...

问答题

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

参考答案:梁启超以利用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23岁起就开始从事办报活动,一生主办了诗歌报刊:...

问答题

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什么?它的出版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I、第一份报刊:《中外纪闻》(万国公报)该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最早的报刊,1895年8月,由康有为在北京创办,梁启超、麦孟华...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