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自我意识虽然属于心理学范畴,但是,它与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根本依据,对道德行为调节、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和自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自我意识是个体道德观念内化的依据
个体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关键在于其将外在环境提出的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追求的目标,而这一“内化”过程需要自我意识的积极参与。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社会经验的增多,个体会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的内部道德环境,这一内部道德环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道德思维方式。当教育者提出教育要求时,个体会根据内部道德环境运用自我意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和选择,若外在的要求与自我要求相一致,个体将接受外在的教导,并形成新的道德观念,确立新的道德修养目标,建构新的内部道德环境。
(二)自我意识影响着个体道德行为的调节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因此道德行为是在自我意识中的道德意识支配下产生的,个体道德行为是其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个体的道德意识支配其产生道德行为,当道德行为取得比较圆满的结果时,个体又能产生积极的自我认识,愉快和高尚的自我体验,从而形成一种力量促进该道德行为的保持;相反,当个体某些行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否定式,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认识,内疚和悔恨的自我体验,促使个体自我批评和改正。如此循环往复,个体良好的道德行为就得到了巩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
自我教育是个体自觉参与自身思想转化和道德行为控制的过程。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能帮助个体构建道德自我,能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个体的自我教育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个体在自我认识的前提下按照社会的要求评价自己,按照“理想自我”检查“现实自我”或依据“现实自我”调整“理想自我”,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积极体验和掌握正确的道德标准,以期发展和完善自己。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控制的自觉过程。没有自我意识的作用,就没有个体的自觉活动;没有个体的自觉活动,自我教育就无从谈起;那么道德教育的效果就无从体现,可见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方向和指引,是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基础。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多项选择题

A、促进全面认识,完善理想自我
B、客观评价引导正确自我认识
C、正面鼓励,提高自我效能感
D、鼓励交往促进自我意识
E、充分尊重,健全自主管理

多项选择题

A、客观评价引导正确自我认识
B、平等尊重引导自我监督
C、促进全面认识,完善理想自我
D、鼓励交往促进自我意识
E、充分尊重,健全自主管理

多项选择题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表现
E、自我教育

问答题

简述道德情感的作用。

参考答案:(1)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道德情感可以促使人乐于接受某种或某人的道德教育;努力地掌握有关道德知识;有...

问答题

简述道德情感的特征。

参考答案:道德情感是人情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作为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道德情感脱胎于人的自然情感;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意识,它闪耀着人...

多项选择题

A.认知失调
B.道德情操
C.态度定势
D.道德情感
E.道德认知

多项选择题

A.社会性
B.稳定性
C.深刻性
D.习惯性
E.内隐性

单项选择题

A.中学阶段
B.小学阶段
C.大学阶段
D.青年初期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