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人治与法治、德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人治,法治和德治无从谈起;没有法治和德治,人治也无法实施。它们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更不能偏废。其中,人治起主导作用,制定、实施法律、道德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法治与德治又起反作用,制约着人治。人治代表着整体意志,一旦违背整体意志,法治和德治就起制约作用,其行为和作法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指责、惩罚、唾弃。二人治与法治、德治也有着本质区别:
第一、人治与法治、德治的层面不一样。人治是治理社会的目标与过程;而法治、德治是治理社会目标与过程中的手段和方式。其中,法治主张强制性、惩罚性,而德治强调良心、诚信、自觉、自律;法治注重结果,而德治注重意图。
第二、范畴不一样。“人治”是治理全过程;“法治”、“德治”是局部过程。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治仅限于法律所规定或禁止的范围;德治不仅包括法律规定的部分内容,还包含更宽领域。比如:过失罪属法治范畴,但不是德治范畴;强奸罪既是法治范畴,也是德治范畴;尊老爱幼是德治范畴,如果不涉及虐待就不属法律范畴。
第三、对象不一样。人治是针对社会整体的,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者随时可以制定或修改法律条文,指向人治目标。法治是因人而制,它的治理指向是法律条文。法律没有禁止的可视为不犯法。德治是因事而成,其目标指向是社会现象,是较长时间、特定环境中自然形成的行为约束力。所以,它比法制更具有稳定性,改变或调整也需要较长时间,需要教育、开导、接受等过程。
第四、途径不一样。人治是经过法治、德治来实现其治理目的;而法治是通过典籍明订规则、强制手段达到其治理目的;德治则是非典籍明订规则、“自我控制”方式达到自治自理目的的。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犯罪率升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社会结构的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二业化、‘城市化的初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剧烈而急速的变动...

问答题

谈谈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犹如同胞兄弟,同生同长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工业化是...

问答题

结合二元经济理论谈谈中国社会如何走出二元经济结构?

参考答案:要想真正打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的诸多相关问题,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以...

问答题

现代社会具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一般认为,现代社会即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

问答题

根据国家-社会关系的类型划分,你认为当前中国国家-社会关系属于什么类型,如何构建新型关系?

参考答案: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政权的社会治理与社会自治的关系。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当今学界前沿的观点演...

问答题

简述软预算约束的当下表现及其危害。

参考答案:软预算约束有四种表现方式:软补贴:企业从国家获得用来弥补亏损或成本提高而给予的补贴。软税收:企业获得税收优惠以弥补因成本...

问答题

简述软预算约束的含义。

参考答案:

软预算约束就是指当一个经济组织遇到财务上的困境时,借助外部组织的救助得以继续生存这样一种经济现象。

问答题

市场化与“社会植被”引发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权力腐败问题的出现。
2、社会风气问题。
3、社会发展滞后问题。

问答题

社会失调的现象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是工业化进程加快。
二是市场化进程加快。

名词解释

社会植被

参考答案:

主要是指凝聚社会个体并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