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共用题干题】自卫(過)曹,曹共公亦不礼焉,闻其骿肋,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僖负羁馈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国君无亲,以国为亲。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是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翻译“余焉能尽礼焉”一句,并比较其中两个“焉”字的词性和用法。

答案: 余焉能盡禮焉:我怎么能够都对他们以礼相待呢?第一个“焉”: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第二个“焉”:兼词...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共用题干题】】自卫(過)曹,曹共公亦不礼焉,闻其骿肋,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僖负羁馈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国君无亲,以国为亲。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是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翻译“余焉能尽礼焉”一句,并比较其中两个“焉”字的词性和用法。

答案: 余焉能盡禮焉:我怎么能够都对他们以礼相待呢?第一个“焉”: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第二个“焉”:兼词...
问答题

【共用题干题】自卫(過)曹,曹共公亦不礼焉,闻其骿肋,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僖负羁馈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国君无亲,以国为亲。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是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翻译“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一句,并说明其中“是”字的语法功能以及“无乃……乎”这一习惯句式的作用。

答案: 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不担心这样的事情,恐怕不行吧?是:代词,作“难”的前置宾语。無乃······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问答题

【共用题干题】自卫(過)曹,曹共公亦不礼焉,闻其骿肋,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僖负羁馈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国君无亲,以国为亲。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是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请解释“明贤”、“矜穷”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曹伯是否做到了这两个方面。

答案: 明贤:推崇、尊重贤德之人。矜穷:同情处于困境的人。重耳十七岁开始流亡在外,有三个人具有国卿之才,却一直跟随他,说明重耳是...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