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管仲之后,儒家着重从富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法家则突出地强调富国。
孔子把“足食”、“足兵”和“民信之”(《论语·颜渊》)列为治国的三大纲领,处于核心地位的又是“民信之”。(其理由是,人总是要死的,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立不住脚。)“足食”实际上是富民的同义语。孔子游历卫国,看到卫国在一度亡国后己从残破的局面中恢复过来,户口显著增多,就从“富之”、“教之”提出了进一步治理卫国的主张。
早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也谈到过狭义的富国。孔子的学生有若曾对鲁哀公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百姓的财富是国家财政的基础,百姓的贫富,最终决定着国库的状况。因此,儒家学派在财政方面主张薄税敛。他们认为,在民富未增的情况下,多征税以“足君”,增加国库收入,就是“聚敛”,就是暴政。(当今国家的财政收入超过GDP的增长,是不是孔子所说的聚敛?)
在战国七雄并立之世,富国强兵之道被强调到了极端。在富国、强兵二者中,法家又把强兵看作是主导的方面,强调国家的一切活动必须服从于强兵的需要。但是,法家也懂得,战争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是不行的,要保证当时那种巨大、频繁的战争,经济实力不足更不行。因此,他们也把富国看作是强兵的基础和保证。
把富国理解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是广义的富国。而法家主张富国是为了强兵,要求尽量把社会财力集中控制在国家的手中,因此,法家又不能不突出地强调狭义的富国。法家商君学派主张:富国的基础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民财富,同时还必须把增加的财富尽量集中于国库之中。要求老百姓除留足口粮、种籽外,一切剩余上缴,“家不积粟”。老百姓没有剩余,自然也就谈不上富民了。法家学派还把赏赐作为驱使百姓进行战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他们认为,若百姓富了,是不会为区区赏赐舍生忘死地进行战争,如果太贫也有可能铤而走险。他们既不愿民富又害怕民贫,两难之中提出了“治国之举,当令贫者富,富者贫”(《商君书·说民》)。即通过鼓励贫者努力进行农业生产,使他们能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还有剩余,这就是“令贫者富”。百姓有了剩余后,国家尽量加以征收上藏,这就是“令富者贫”。这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历史起点。法家的富国思想在当时即遭到孟子的激烈抨击。孟子主张治国要使老百姓家给人足,做到“黎民不饥不寒”和“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他为富民规定的温饱标准,理想标准则是“使民有菽粟如水火”。
针对法家以武力实现“霸权”的作法,孟子主张行“仁政”吸引列国百姓归服,从而达到统一天下的目标。他把推行法家富国政策的君主及其谋士诋为“暴君污吏”(《孟子·滕文公上》),反对以“充府库”为目标的富国。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孙中山为什么认为解决民生问题应该采用节制资本的方法呢?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是他看到欧美垄断资本主义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与人民所受的苦难,因此不愿意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所以要节制资本;二、是孙中山认...

问答题

试述孙中山节制资本的经济思想。

参考答案:孙中山先生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个办法是平均地权,第二个办法就是节制资本。改组国民党时,孙中山正式提出了“...

问答题

简述孙中山平均地权的经济思想。

参考答案:“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的纲领和民生主义的原则。孙中山认为要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就必须使土地...

问答题

简述孙中山对待西方经济学说的态度。

参考答案:

他已比较深刻了解了资本主义制度,认识到其弊病,因此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要发展其模式,并且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也是不断发展的。

问答题

简述太平天国经济思想。

参考答案:有两大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编》,前者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后者是资产阶级经济思想。《资政新篇》由长期生活在...

问答题

简述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的消费论。

参考答案:中国古代黜奢崇俭占主导地位,也有少数思想家指出奢侈的积极作用。魏源一方面肯定俭是美德,另一方面又主张富人崇奢,理由和古代...

问答题

简述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的货币论。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前后的白银外流,使中国形成了讨论货币问题的高潮。在讨论中,出现了王瑬的名目主义货币理论和魏源、许楣的金属主义货币...

问答题

简述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利用外资论。

参考答案: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情况下,外资必然会进入中国,本无所谓利用。但有些思想家从发展民族经济考虑,提出了利用外资的主张。这主...

问答题

简述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对外贸易论。

参考答案:由于鸦片输入对中国造成的祸害,鸦片战争前后的思想家一般都对当时的对外通商持批评态度,只有魏源明确将鸦片贸易和正常的对外通...

问答题

简述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的田制论。

参考答案:土地问题是中国历代政府和思想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龚自珍提出农宗论,企图用宗族关系来缓和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洪...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