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忧愤深广”,这与五四时期的激进、热情、感伤不同,表现为深沉蕴藉,透露出一种“苦的寂寞”,流露出内心的绝望与苍凉,我们把鲁迅小说的这种特点称之为“鲁迅气氛”。“鲁迅气氛”在小说《在酒楼上》的表现具体与小说的下列特点相关:
①、人物之间的对话关系,小说的开放性和多重阐释性;
②、小说表现的作者心灵深处的冲突;
③、回忆的心态。(回忆是现实的救赎方式,标志着现实生活的缺失,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心理的慰藉和心灵的归宿感。)
《在酒楼上》是由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来叙述的,但叙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作品的主人公。可是这个“我”又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一个独立的角色。不但对作品的环境氛围和抒情基调承担着极大的作用,而且自身就融入到小说情节中,和主人公构成对话关系,甚至成为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对偶式人物。“他们似乎是一对有着独特心灵感应的孪生人,虽各各不同,又密切相关,骨头连筋。”(汪晖《反抗绝望》第3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究其实,这种对偶式主人公,都各自是作者鲁迅内心的两个侧面,他们的对话背后,正隐藏着20年代中期鲁迅内心深处的冲突。据周作人回忆,《在酒楼上》写到的为小兄弟迁坟的情节,取自作者自己的经历。对照鲁迅的经验和感受,那么,我们也会觉得吕纬甫内心那种对于母亲、对于传统道德的妥协,那种面对辛亥革命后的现实所形成的颓唐而又自责的心态,也是鲁迅曾经有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酒楼上》的叙事特点是将鲁迅自己的内心体验一分为二,化成两个人物―――两个孪生兄弟式的人物,一部分以单纯独白的主观的方式呈现,另一部分则以客观的、非“我”的形式呈现。这种独特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自身经验过的许多矛盾以及绝望、悲苦的心态,是鲁迅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尝试。这在鲁迅小说中也是为数不多的。这种将矛盾着的自己一分为二地转化为两个艺术形象的方法,我们认为是最具有“鲁迅气氛”的。(请参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①打破小说与其它非小说之间的障碍,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诗之间的小说样式,被称为诗化小说。在小说的结构、语言等方面,...

问答题

简述《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参考答案:《骆驼祥子》是老舍根据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社会背景,创作出的一部震撼人心的血泪史,对旧社会无情压榨和摧残劳动者进行了控...

问答题

简述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的分析。

参考答案:在九十年代以前,人们一直是站在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来评价《在酒楼上》这部作品的。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

多项选择题

A、把吴公馆的小舞台和外面的大世界联系起来,体现社会分析小说的特征
B、借作品人物的口,说出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
C、和情节发展的衔接方面显得生硬牵强
D、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是作品最精彩的部分

多项选择题

A、中国是安排人肉筵席的厨房
B、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表现出来的本质就是“奴性”
C、“人肉筵席”是“奴性”危害的表现
D、所谓“和亲”其实也是奴性的表现

多项选择题

A、吕纬甫为阿顺姑娘买花的故事
B、“我”偶遇吕纬甫并一起喝酒的故事
C、吕纬甫为弟弟迁坟的故事
D、“我”和吕纬甫当年追求进步、参加革命的故事

多项选择题

A、眼睛
B、衣着
C、声音
D、手

多项选择题

A、用志摩自己的作品体现志摩的精神
B、语言充满感情
C、引用当时他人对志摩的言论证明观点
D、杂文笔法

多项选择题

A、心境苦
B、毁坏建筑,招来贼人
C、浸坏房间,不能工作
D、小孩喧闹,影响心情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