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X 纠错

参考答案:

1959,徐旭生在豫西调查“夏墟”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南发现了早于二里岗早商文化的二里头遗址,从而揭开了在豫西地区探索夏文化的序幕。同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二里头遗址开始进行发掘,并持续至今。二里头遗址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址堆积自上而下有汉文化、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仰韶文化等,其中二里头文化堆积是遗址主体。这类遗存主要分布在豫西伊、洛水流域和晋西南一带,碳14年代测定约为1900~1600+-B.P.,与夏纪年基本相合。二里头文化的时空分布,当在夏王朝范围内。分四期,第三期发现2座大型宫殿基址,发现青铜爵等礼器和玉器等。二里头文化是一种有明显特征的古文化,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它的四期遗存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从分布地域和存续时间看,该文化就是夏文化,该遗址可能是夏早期都城遗址。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简述夏商周考古特点。

参考答案: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已进入历史时期。出现了发达的青铜文化,大部分时间属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并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

名词解释

成都平原

参考答案:20世纪90十年代以来,在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系列新石器时代的古城遗址,其中新津县宝墩村古城(龙马古城)的规模最大,被命名为...

名词解释

白羊村遗址

参考答案:位于云南冥川白羊村。石器有半月形弧刃石刀。陶器均夹砂陶,纹饰有划纹、绳纹等。器形以圜底器和平底器为主,有圜底釜、罐、壶、...

名词解释

卡若文化

参考答案:位于澜沧江上游,西藏昌都卡若村,距今5300~4100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石器有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

名词解释

昙石山文化

参考答案:1954首次发掘的福建闽侯县昙石山遗址(3300),主要分布于闽江下游地区。石器有铲、镰和有段石锛等。葬俗中成人和儿童均...

名词解释

石峡文化遗址

参考答案:1973首次发掘的广东曲江县狮子山石峡遗址为代表(4900~4700),主要分布于广东北部地区。陶器多为灰褐陶,有轮制和...

名词解释

马家浜文化

参考答案:1959首次发掘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文化,大体与河姆渡文化同时,代表性遗址有浙江桐乡罗家角、江苏天县...

名词解释

河姆渡文化

参考答案:1973首次发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以遗址堆积的第3~4等为代表(7000~6000),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文化,大约与...

名词解释

屈家岭文化

参考答案:1965首次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遗址,是主要继承大溪文化并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文化,约与黄河流...

名词解释

皂市下层文化

参考答案:1978~1981发掘并发现于湖南石门县皂市遗址下层,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7210~6960)约相当于黄河中游的裴李岗...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