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约在公元前12000-6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文化正处于发展的准备阶段,各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如下:
沙苑文化:在陕西省大荔县,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大量细石器和石片石器,磨制石器仅两件三角形箭头,年代范围界定在“中石器时代以至于新石器时代初期”鹅毛口遗址:在山西省怀仁县,发现大量石器,然而磨制石器仅一件。发掘者推定其年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南庄头遗址:在河北省徐水县,时代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主要文化遗存包括灰坑、陶片、磨制石器和骨角器等。石磨盘和磨棒为其典型石器,表面留有使用痕迹,陶片多夹沙或云母碎末,烧成温度不高,灰陶为主,常见附饰绳纹,可辨器类有直腹罐和钵。
南方地区的洞穴遗址:玉蟾岩遗址:在湖南省道县,年代为公元前11000或13000年,发现的遗迹现象主要是一些烧过的灰堆,最重要的发现是少数陶器和稻谷遗存。石器全系打制,以小型石器为主。陶器制作粗糙,烧成温度低,胎壁厚薄不均,可辨器类有釜。所出稻谷遗存,经鉴定分析,认为兼有野生稻、籼稻和粳稻的综合特征,是一种由普通野生稻向初期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二者都在江西省万年县,年代约在公元前12000-9000年。发现有石、骨、角、蚌器,其中以早期陶器和稻属植硅石遗存的发现最为重要。早期陶片的陶土中都加有诸如石英碎末等羼和料,制法有泥片巾塑和泥条叠筑两种,烧成温度不高,无完整器,纹饰有条纹、绳纹和编织纹,也有素面陶。栽培稻遗存从早到晚的不断增多,表明稻作农业已经有了发展。
甑皮岩遗址:在广西桂林市,年代在公元前8000-7000年之间。出土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蚌器及陶器。陶器全系手制,较粗糙,烧成温度低,器型有罐、釜、钵等。岭南的的贝丘遗址出土的文化遗存有些也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如广西南宁市的豹子头遗址,石器以磨制为主,亦发现有夹砂陶,器型多为圜底。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遗址面积都比较小,文化堆积延续的时间都较长,说明当时的居民已经实行定居;磨制石器在各遗址中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经济结构多以渔猎和采集经济为主,早期的栽培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为辅,以上即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一般特征。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主要人类化石?

参考答案:(1)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在北京周口店,距今71-23万年。1929年裴文中先生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1931年...

问答题

简述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特征。

参考答案:马家窑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有少量的附加堆纹、刻划纹和篮纹等。彩陶不仅数量多,而且绘制...

问答题

简述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区系。

参考答案:长江下游(宁镇地区):北阴阳营文化→昝庙下层→昝庙上层 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

名词解释

蛋壳黑陶

参考答案:是山东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器物,也是我国古代制陶的巅峰之作。多出现于大型墓葬中,是一种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蛋壳黑陶是陶质...

名词解释

热释光断代

参考答案:

是利用绝缘晶体固体的热释光现象来进行断代的技术。适用于陶器和其他火烧黏土制品,测定年代的范围可达数十万年。

名词解释

区系类型理论

参考答案: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目的在于建立...

名词解释

新石器时代聚落

参考答案: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文化中大量存在。一般包括壕堑、围墙一类的防卫设施,以及特殊的祭祀性建筑。主要为半地穴居、地面建筑...

名词解释

农业革命

参考答案: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随着末次冰期的消退,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质的飞跃的新阶段,即从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

问答题

简述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

参考答案:根据人类进化的阶段性变化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二者具有的相对应性和同步协调性,一般将石器时代文化分为: 早期(石...

问答题

简述关于人类的起源。

参考答案: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