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有两个含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K的冷却速度至室温。试问:

参考答案:

因为加热温度860℃已经超过了Accm,此时碳化物全部溶于奥氏体中,因此加热淬火后未溶碳化物较少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有两个含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K的冷却速度至室温。试问:

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

参考答案:因为加热温度860℃已经超过了Accm,此时碳化物全部溶于奥氏体中,使奥氏体中含碳量增加,降低钢的Ms和Mf点,淬火后残...

问答题

有两个含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K的冷却速度至室温。试问:

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参考答案:因为加热温度860℃已经超过了Accm,此时碳化物全部溶于奥氏体中,奥氏体中含碳量增加,而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是非扩散型转...

问答题

有两个含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K的冷却速度至室温。试问:

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参考答案:

因为860℃加热温度高,加热时形成的奥氏体晶粒粗大,冷却后得到的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问答题

说明45钢试样(Φ10mm)经下列温度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室温组织:700℃,760℃,840℃,1100℃。

参考答案:700℃:因为它没有达到相变温度,因此没有发生相变,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760℃:它的加热温度在Ac1~Ac3之间,因...

问答题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几种?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参考答案: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法、双液淬火法、等温淬火法和分级淬火法。单液淬火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如...

问答题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碳钢及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试从获得的组织及性能等方面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淬火的目的是使奥氏体化后的工件获得尽量多的马氏体并配以不同温度回火获得各种需要的性能。亚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Ac3+(3...

问答题

一批45钢试样(尺寸Φ15*10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需采用退火处理。拟采用以下几种退火工艺;
(1)缓慢加热至7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2)缓慢加热至84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3)缓慢加热至11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问上述三种工艺各得到何种组织?若要得到大小均匀的细小晶粒,选何种工艺最合适?

参考答案:(1)因其未达到退火温度,加热时没有经过完全奥氏体化,故冷却后依然得到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2)因其在...

问答题

指出下列零件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
(1)20钢齿轮(2)45钢小轴(3)T12钢锉刀

参考答案:(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索氏体。(2)...

问答题

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应如何选择正火及退火?

参考答案:与退火的区别是①加热温度不同,对于过共析钢退火加热温度在Ac1以上30~50℃而正火加热温度在Accm以上30~50℃。...

问答题

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参考答案: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答: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