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本词上片,主要是借景抒情,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开头以一“对”字领起,先总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以霜风、关河、残照之景,作气氛渲染;“红衰翠减”用的是借代修辞手法,“红”指代红花,“翠”指代绿叶,更见一片萧瑟;最后一句“长江水无语东流”,表面上写长江之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实际上其中暗含游子的忧伤,言外有意,江水目睹了自然界的兴衰变化,实则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衰老、事业无成,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易逝的感伤。写景中浸染了词人浓重的人生感叹。
这里写的是清凉衰残的深秋景象,融入事业无成、羁旅思乡之情。本片写景可分四层,其着眼的中心事物依次是:清秋暮雨、霜风残照、红衰翠减、江水东流。
2)下片主要是借事抒情,抒情着眼点是心理活动,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临远思归之情。首先“不忍登高临远”之举,直接抒发了羁旅之苦、思乡之切;接着作者又转换角度,驰骋想象自己在思念佳人之时,佳人也凝望盼望自己归来,“从对面写起”,由已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已,这里的心理活动特点是由己及彼,由彼及己。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婉曲的抒情笔法,从而把游子漂泊、归乡不得的凄苦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悱恻动人。
3)关合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词语是“不忍登高临远”,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为什么在“月明中”故国更不堪回首?

参考答案:在“月明中”,月是美好、圆满、光明的象征,更能勾起词人那物是人非、月圆人不圆、前景暗淡的思量和痛...

问答题

为什么说以“一江春水”喻愁生动贴切、意境深远?

参考答案:以“一江春水”比喻亡国的忧愁和悔恨。1)首先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2)其次写出了胸...

问答题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说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双重寓意。)

参考答案:1)“雕栏玉砌”指南唐宫殿。2)“朱颜改”指自己原本红润的脸色已经就得容...

问答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深层寓意是什么?作者为何有此感叹?

参考答案:“春花秋月”意味着良辰美景。这句词表面上写良辰美景何时终了,实质上是哀叹亡国之痛何时了结。这是一...

问答题

《虞美人》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其应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这首抒情词抒发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过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

问答题

《虞美人》的主题思想及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主题思想:写李煜亡国被害人俘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写作特点:1)语言凝练自然;2)情调深沉;3)感情真实;...

问答题

指出《早雁》诗中的对偶句,并比较其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和“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rdquo...

问答题

分析《早雁》颔联“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的情感内容与抒情手法。

参考答案:“仙掌”指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

问答题

《早雁》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1)言在此,意在彼
2)通篇运用象征手法
3)议论抒情,真切感人

问答题

《早雁》的主题思想和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托物言志。以早雁比喻南逃的难民。作者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其间下是唐帝国的多事之秋,当时居住在塞北的...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