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在文学创造的过程中,作品常常与意图发生冲突,创作意图是作家心中指向性很强的某种目标预期,但它有时并不符合逐渐成熟起来的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当人物成熟起来时,他必然要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例如安娜(《安娜·卡列尼娜》)卧轨、渥沦斯基(《嘉莉妹妹》)都可以说是情非得已的结局,司汤达的小说提纲,常常没写几页就被人物的行动打破。这体现了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例如创作主体选择何种具体客体为反映对象,就不仅仅取决于主体“内在的尺度”,也取决于外部“种的尺度”,即客体的尺度,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多种生活因素的规定和制约。鲁迅选择阿Q这样的人物,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心灵普遍麻木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再如文化大革命后“伤痕文学”的出现,也与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的时代背景有关。由此可见,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的制约,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有时主体甚至因为客体的制约和影响而改变原先的构思,例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先将安娜写成一个轻浮浪荡的女性形象,但越写越被安娜的悲剧命运所感动,终于改变了原先的构思,把安娜塑造为一位美丽、追求自由的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从这个角度说,文学创造中,客体也使主体“客体化”了。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中国“观物取象”说与古希腊“摹仿”说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中外文学理论虽然都强调文学发须依赖于社会生活,但是二者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周易·系辞(下)》提出了&ld...

名词解释

审美体验

参考答案: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是一种观念活动,但与科学认...

问答题

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文学创造活动中创作主体有着相应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表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首先,受动性是指作家要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条...

问答题

简述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参考答案:一方面,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

问答题

简述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参考答案:(1)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2)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总之,在...

问答题

简述主体即“移情者”

参考答案:人们在对周围世界进行审美观照时,不是主观地被动感受,而是自我意识、自我感情以至整个人格的主动移入;通过“移入...

问答题

简述主体即“旁观者”

参考答案:艺术主体是生活的“旁观者”,艺术家处于游离于现实利害关系之外的“旁观”位...

问答题

主体即“创造者”

参考答案:强调艺术的想象与创造的本质,强调艺术家、诗人作为创造者的主体地位。评价:主体即“创造者”说肯定了...

问答题

简述主体即“模仿者”

参考答案: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作家、艺术家就是“模仿者”。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只是&ldquo...

问答题

简述客体即“情感”说

参考答案:艺术的职责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表现心灵,表现情感。评价:客体即“情感”说把人的情感列为文学艺术的表...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