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决定了文学活动必然具备层次性和多样性,这为通俗文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自然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通俗文学又被称为俗文学、大众文学、消遣文学、消费文学、娱乐文学、畅销文学等,听起来虽然略含贬义,但却充分体现了其通俗性。通俗文学的通俗性表现在它的内容、表现形式和语言都是通俗的。通俗文学对于读者的文化修养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通俗文学极易为群众接受,有益于文学的广泛普及。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利益地蛊惑,文学的商业性也越来越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通俗文学走向彻底的媚俗乃至低俗、恶俗,例如专以偷窃隐私、情色暴力、奢靡生活为题材的通俗读物,在引导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上就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通俗文学的通俗性并不排斥文学性,通俗并不等于庸俗。有些作家以畅销为目的,为占领市场、争当明星作家而写作,为此甚至不惜牺牲作品的文学性,内容缺乏深渡,语言庸俗低劣,刻意追求通俗文学的传奇性和娱乐性,还导致许多通俗文学作品离奇古怪、不着边际,丧失了文学的真实性。因此,通俗文学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忽略思想性与教育性,将娱乐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统一起来。
总之,文艺作品有层次之分,但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通俗文艺往往趋新追奇,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较强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有的也不免掺杂一些低级、庸俗、色情等不健康的成分,但从文学史上讲,雅俗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会互相转化。例如明初出现的优秀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经典作品。对于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的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在大力民展高雅的、严肃的艺术的同时,又要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在普及——提高——普及、俗——雅——俗——雅以至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结合文学史上的现象谈谈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参考答案:文学活动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中外文学史的事实表明,各民族的文学都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都有一个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

名词解释

人民性

参考答案:凡是反映历史的必然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他们的思想情感,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被广...

问答题

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日趋繁荣的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现象的?

参考答案:日趋繁荣的通俗文学还有许多别名,如俗文学、大众文学、消遣文学、消费文学、娱乐文学、畅销文学等,从名称上看虽然略含贬义,但...

问答题

结合中国近年文艺创作现实,试论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看似矛盾,实则相互依存、辩证统一。文学的现代性要求各民族文学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

问答题

什么是文学的民族性?

参考答案:随着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影响,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已经成为历史趋向。然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接受和借鉴其他民族和...

问答题

谈谈如何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来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学。

参考答案:文学活动是一种最具个人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最忌千篇一律、模式化、概念化,同时,文学活动又需要一个有利于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

问答题

谈谈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文艺学范畴的是歌德,他强调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但不...

问答题

如何理解“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参考答案: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

问答题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文学活动的发展,要以从它的先驱者那里承继下来的条件作为创造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不仅表现在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批判地继承?

参考答案:继承古代的优秀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不意味着“全盘继承”,而应该批判地继承,这里所说的&...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