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看似矛盾,实则相互依存、辩证统一。文学的现代性要求各民族文学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这个借鉴吸收的过程中,文艺作品的民族性必然受到挑战,从而与现代性发生矛盾。因此,如何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吸收世界文学中的先进成分来进行革新创造,使本民族文学具备现代性,是处理好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关系的关键。首先,文学活动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这不仅表现在优秀文学传统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方式方面,而且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发展上。一个民族的文学不可能完全适应另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因此文艺作品要走向现代化,绝不能以牺牲民族性为代价。80年代中国小说界出现的“寻根文学”,其代表作家及评论家就认为,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这体现了作家对于追求借鉴西方现代文学流派的一种反思,于是他们主张以“现代意识”来重新观照传统,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文学创造只有根植于悠久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走向现代。汪曾祺的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的“商州系列”都被视作重视民族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可见,保持文艺作品民族性乃是现代性的基础。
其次,由于文学传统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这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解放思想,打破种种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继承中批判,在借鉴中革新。文学的现代性意味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文学突破陈规、自由开放,从而适应现实需要,具有时代气息。继承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借鉴也不意味着盲目崇拜、照搬抄袭,我们反对文学上的民族保守主义和排外主义。消化、吸收、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相结合,是接受处来影响的关键。例如莫言构筑的《红高粱家》系列,极富浑实奔放的东北民俗特色,小说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意蕴,同时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和福克纳现代派的影响,可以说在讲究民族性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吸收西方优秀作品中的先进经验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性。可见,文艺作品的现代性是民族性的发展趋势。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什么是文学的民族性?

参考答案:随着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影响,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已经成为历史趋向。然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接受和借鉴其他民族和...

问答题

谈谈如何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来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学。

参考答案:文学活动是一种最具个人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最忌千篇一律、模式化、概念化,同时,文学活动又需要一个有利于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

问答题

谈谈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文艺学范畴的是歌德,他强调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但不...

问答题

如何理解“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参考答案: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

问答题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文学活动的发展,要以从它的先驱者那里承继下来的条件作为创造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不仅表现在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批判地继承?

参考答案:继承古代的优秀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不意味着“全盘继承”,而应该批判地继承,这里所说的&...

问答题

谈谈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参考答案:首先,文学活动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中外文学史的事实表明,各民族的文学都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都有一个继承、借鉴与革新...

问答题

试述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的关系。

参考答案:首先,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作家、艺术家就应该走一条不同于旧时代作家、艺术家的道路。...

问答题

谈谈“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参考答案:所谓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指那些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

问答题

谈谈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既要表现社会生活的光明面,把生活中的那些高尚的、美好的东西发掘出来,赞美它、歌颂它,振奋人民的精神...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