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某5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8500m2,框架结构。通过公开招标,业主分别与承包商、监理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委托监理合同。工程开、竣工时间分别为当年4月1日和12月25日。承、发包双方在专用条款中,对工程变更、工程计量、合同价款的调整及工程款的支付等都作了规定。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增减的约定幅度为10%。
对变更合同价款确定的程序规定如下:
(1)工程变更发生后7d内,承包方应提出变更估价申请,经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
(2)若工程变更发生后7d内,承包商不提出变更估价申请,则视为该变更不涉及价款变更;
(3)工程师自收到变更价款报告之日起7d内应对此予以确认。若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时,自报告送达之日起14d后报告自动生效。
承包人在5月6日进行工程量统计时,发现原工程量清单漏项1项;局部基础形式发生变更1项;相应地,有2项清单项目工程量减少在5%以内,工程量比清单项目超过6%的2项,超过10%的1项,当即向工程师提出了变更报告。工程师在5月14日确认了该三项变更。5月20日向工程师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工程师在5月25日确认了承包人提出的变更价款报告。
问题

参考答案:

变更合同价款程序的不妥之处改正如下:
第1条,“工程变更发生后的7d内”,应改为“变更发生后的14d内”;
第2条,“若工程变更发生后的7d内”,应改为“若变更发生后的14d内”;
第3条,“工程师自收到变更价款报告之日起7d内应对此予以确认”,应改为“发包人应在承包人提交变更估价申请后14d内审批完毕。”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某5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8500m2,框架结构。通过公开招标,业主分别与承包商、监理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委托监理合同。工程开、竣工时间分别为当年4月1日和12月25日。承、发包双方在专用条款中,对工程变更、工程计量、合同价款的调整及工程款的支付等都作了规定。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增减的约定幅度为10%。
对变更合同价款确定的程序规定如下:
(1)工程变更发生后7d内,承包方应提出变更估价申请,经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
(2)若工程变更发生后7d内,承包商不提出变更估价申请,则视为该变更不涉及价款变更;
(3)工程师自收到变更价款报告之日起7d内应对此予以确认。若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时,自报告送达之日起14d后报告自动生效。
承包人在5月6日进行工程量统计时,发现原工程量清单漏项1项;局部基础形式发生变更1项;相应地,有2项清单项目工程量减少在5%以内,工程量比清单项目超过6%的2项,超过10%的1项,当即向工程师提出了变更报告。工程师在5月14日确认了该三项变更。5月20日向工程师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工程师在5月25日确认了承包人提出的变更价款报告。
问题

从确定合同价格的方式看,本例合同属于哪一类?

参考答案:

从确定合同价格的方式看,本例合同属于可调价格合同。

多项选择题

A.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方式、数额及时间
B.关于工程中施工图纸的管理办法
C.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编制与核对、支付及时间
D.关于工程中的奖罚条件和数额
E.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间

单项选择题

A.在具备施工的前提下,约定开工日期前15d内
B.约定开工l0d内
C.在开工通知载明的开工日期7d前
D.在具备施工的前提下,双方签订合同后10d内

多项选择题

A.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方式、数额及时间
B.关于工程中施工图纸的管理办法
C.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编制与核对、支付及时间
D.关于工程中的奖罚条件和数额
E.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间

多项选择题

A.根据所完成工程量的项目名称,配上分项编号、单价,得出合价
B.按规定计算措施费、间接费、利润
C.将本月所完成的全部项目合价相加,得出直接费小计
D.累计应扣的工程预付款E.按规定计算税金

多项选择题

A.原则上工程预付款的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扣除暂列金额)的15%
B.不高于合同金额(扣除暂列金额)的20%
C.不高于合同金额(扣除暂列金额)的30%
D.对重大工程项目,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
E.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实体性消耗和非实体性消耗部分宜在合同中分别约定预付款的比例(或金额)

多项选择题

A.招标人向中标人的投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书
B.招标文件
C.中标人的投标文件
D.合同的形式必须是书面合同E.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合同或口头合同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