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魏晋时期,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脉经》一书,奠定了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该书的主要成就有:
(1)确立“寸口脉诊法”。王叔和在分析研究古人的“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等诊脉部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寸口脉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即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胃;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等。因此解决了脉诊与脏腑相应定位的关键问题,从而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2)归纳二十四种脉象。魏晋以前的医书中,脉名繁多,脉象种类尚未统一,含义亦模糊不清。据有人统计,《脉经》之前医书所记载的脉象名称约80种之多。王叔和为了统一其标准,把前代医书论及的易于混淆或类似的脉象,删而并之,规范了24种脉象名称。王氏还对这些脉象逐一描述其指感形象,且对一些相似的脉象进行鉴别,以方便临床掌握和运用,使脉名和脉象特点达到了统一和标准化。
(3)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证治疗结合。王叔和的《脉经》并非孤立论脉,或单凭脉象断病,而是在阐述脉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结合起来。书中对不同脉象的主病和治疗作了大量的论述,不少内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此外,王叔和还对危重病证出现的“怪脉”或“败脉”作了描述,病危脉象,有异于常见脉,临床较难辨识,王氏则用“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形象比喻,使医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脉经》也存在一些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析批判。《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它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诊脉方法系统化和规范化,对魏晋以后中医的脉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叙述推拿练功方法中韦驮献杵势的基本动作。

参考答案:(1)左足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与肩同宽,足掌着地,两膝微松。(2)两上肢从身体两侧徐徐提起至肩高时,腕关节稍背屈,两掌心内...

问答题

叙述推拿功法炼腹式呼吸之反呼吸法。

参考答案:

吸气时腹肌逐渐收缩,腹部凹收,呼气时腹肌自然放松,腹部逐渐隆起的呼吸方法。

问答题

叙述推拿功法炼腹式呼吸之正呼吸法。

参考答案:

吸气时腹部逐渐隆起,呼气时腹部逐渐收进的呼吸方法。

问答题

人痘接种术的科学价值有哪些?

参考答案:人痘接种法是预防天花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疗法。张璐和吴谦叙述的人痘接种法较为流行,主要有四种形式: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

问答题

叙述推拿练功基本姿势中弓步动作。

参考答案:两腿前后开立(距离可根据自己身体高矮取其自然),在前之腿屈膝半蹲,大腿与小腿约成垂直线,足尖微向内扣,全脚掌着地;在后之...

问答题

叙述推拿练功基本姿势中马步动作。

参考答案:两脚左右平行开立(距离约为肩宽的2倍),两脚掌着地成平行或微内扣,十趾用力抓地;两手握拳,护于两腰间;屈膝屈髋下蹲,两膝...

问答题

叙述推拿练功基本姿势中虚步动作。

参考答案:两脚前后开立,后腿屈髋屈膝下蹲,身体重心落孺腿上,后脚全脚掌着地,足尖略向外撇;前脚膝关节微屈,向前伸出以脚尖虚点地面;...

问答题

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在伤科史上有何价值?

参考答案:(1)麻醉法危氏提出在“骨碎、骨折、脱臼前先麻醉,再手术”。所用麻药为蔓陀罗、乌头;止痛药为没药...

问答题

叙述推拿练功基本姿势中并步的动作。

参考答案:两脚贴靠并拢立正,全脚掌着地;两腿髋、膝关节放松,伸直并立;头如顶物,两目平视前方,下颏微向里收,口微开,舌尖轻抵上腭;...

问答题

叙述小儿推拿推箕门的操作手法。

参考答案:

箕门位于小儿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手法: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