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运动类型:应选择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有氧运动。老年高血压病人还可配合放松运动如放松操和中国传统的运动如太极拳和气功等。肌力、抗阻运动:进行无指导的抗阻训练可诱发心力衰竭。轻度高血压病和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选择循环阻力训练,能维持和增强肌力。可采用体操或和不同强度橡皮带,训练胸腰背肌、腹肌和四肢肌力。老年人心血管反应能力差以及对降压药物较敏感,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应避免选择体位变动较大的运动项目。
2、运动强度: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为50%-60%最大摄氧量或65%-75%的最大心率。用自觉运动强度(RPE.来掌握运动强度,即感觉有点累或稍累。从不同运动强度训练对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的研究发现,运动强度<70%最大摄氧量与运动强度>70%最大摄氧量相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程度,运动强度小者都较大者的降压效果明显。
3.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度: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成反比。运动强度为60%-70%最大心率时,每次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或间歇进行、其运动的总时间为20—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强度低于上述强度时,每天运动20—60分钟,分几次完成,每周5天。肌力训练与有氧训练相结合,肌力训练每次1—2个循环,每周2-3次。运动训练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降压效果越好。表现在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大。高血压病人参加运动训练1—10周时就能显示出降压效果,运动训练持续11-20周或大于20周时收缩压继续下降。但舒张压不随运动训练时间的延长而继续降低,坚持运动训练是高血压病人取得和维持降压效的关键。
4.高血压病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顶
降压药物对运动的影响:有些降压药可以改变人体对运动产生的反应,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应了解病人服用的降压药物种类及其药物可能引起的生理反应。
运动监测:高血压病人开始参加运动或增加运动强度时,应在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则按冠心病运动方案标准进行监测或非监测运动。需要监测运动者在运动中应有血压和心电监测,非监测运动者应定期进行评估。
高血压运动疗法的评定:轻度高血压又无危险因素者,在参加低水平运动方案前,可不做运动试验。高血压病人年龄大于40岁伴有冠心病者,在参加运动方案前应进行运动试验测定,
运动环境的选择:每天运动时问选择以下午为宜,一般以下午4—5点。冬春季的早晨5点至上午11点是脑猝中和心肌梗死的高发时间,因此,气候寒冷时,高血压患者不要在清晨锻炼,应注意御寒保暖,增加室内预备活动时间。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简述冠心病体育康复疗法的作用机理。

参考答案: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

问答题

试述骨折康复锻炼第二阶段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第二期运动治疗:第二期也称恢复期,指骨折已愈合,外固定巳去除,患者处于功能恢复阶段。此期运动治疗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肢体基本...

问答题

试述骨折康复锻炼第一阶段的作用机制和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骨折后康复训练一般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指骨折在愈合中,外固定尚未去除,也称愈合期。第二期也称恢复期,指骨折已愈合,外固定巳...

问答题

简述下腰痛体育康复疗法的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1、纠正不良日常生活、工作姿势及体位,减轻腰部的负荷,减少微小损伤及劳损。2、增强腰部肌力及脊柱稳定性,使得失调的肌肉骨...

问答题

简述运动系统伤病体育康复的意义。

参考答案:1、改善全身和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营养供应,提高局部新陈代谢,从而加快损伤愈合,同时促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和...

问答题

简述运动疗法的特点。

参考答案:1、运动疗法是一种主动疗法:要求个体始终积极参与治疗性运动,有利于改善大脑自控和调节,无论对肌肉关节运动还是对内脏器官的...

问答题

简述医疗体操的特点。

参考答案:1、针对性强:可以按照伤病情况编排体操动作及功能练习,也可根据伤病的性质和病情发展史有针对性的选择运动方式和内容,使其作...

名词解释

心电图运动试验

参考答案:

是临床医学和体育康复学用于诊断心脏疾病和心功能的方法。

名词解释

呼吸储备

参考答案:

是反映最大运动时的最大呼吸能力。

名词解释

医疗运动

参考答案:是指将一般体育手段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恢复。常用的体育手段是以有氧运动训练为主的耐力性项目,其运动量比一般医疗体操大些...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